吉林省阳光生产试点现场会在四平召开 消费者可现场直击食品生产

16.10.2015  22:34

中国吉林网讯(记者黄国一)日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四平市组织召开全省食品“阳光生产”试点现场会,大力推广“透明+视频”的食品生产车间建设模式,促进食品生产企业进一步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我省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食品“阳光生产”工程的推广是我省落实新版《食品安全法》的又一有力举措。据了解,食品“阳光生产”工程将采用“透明车间”和“视频车间”两种展现形式,企业通过在食品生产加工车间开设参观走廊(玻璃幕墙、玻璃窗)或安装摄像视频设备,把食品生产环境及原辅料投放、生产加工过程、成品包装等关键环节实时展现在监管人员和公众面前。

为广开监督渠道,促进企业规范生产、诚信生产、自律生产,四平市已组织5家食品企业进行了”阳光生产“试点建设。”四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同时,还会组织“阳光生产”开放日等活动,广泛宣传实施“阳光生产”工程的积极作用,促进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努力构建“企业生产透明化、政府监管多样化、社会监督常态化”的良好共治格局。“经过改造,我们的车间变成了工业旅游观光点。消费者可以现场目睹食品生产的真材实料,亲身体会了解食品出厂的流程。这对拉近消费群体与企业间的距离,消除彼此间的不信任,创造和谐消费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四平市宏宝莱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高海军欣喜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延边州食品药品监管局引入“互联网+”理念,在10户食品生产企业中开展了食品阳光生产行动。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对食品生产安全信息的收集与共享。不仅监管人员可随时查看企业生产情况,而且消费者可通过网络链接,同步在互联网上看到企业生产的实时画面,实现了企业自我管理、执法远程监控、社会公开监督三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