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015年220只“耳朵”监测长春城市噪声
中国吉林网3月10日讯 (记者 王小野)每天,声音把城市叫醒,也让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它包围。
声音,到底对我们,乃至生活的城市有多大的影响?
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做出的《2015年度长春市声环境质量报告》,它用220只“耳朵”来监测2015年的长春城市噪声。
2015年,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长春市的声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监测,圆满完成了区域环境噪声120个测点普查监测(昼间)、道路交通噪声75条主要交通干线85个测点普查监测(昼间)和功能区噪声15个测点的定期监测工作,共获得有效数据9000余个。
2015年,长春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6.1dB(A),同2014年相比增加了0.5dB(A),根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中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划分进行评价,2015年长春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整体水平等级为三级(一般)。
噪声源都有哪些?
报告说,影响长春市环境的声源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交通、工业、施工、生活等四类。经统计,在长春市的声源构成比中,交通占28.4%,工业占3.3%,施工占0.8%,生活占67.5%。
可以看出,噪声源构成比中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明显占主导地位,占整个测点的95.9%,其中生活噪声占比例最高,为67.5%,已连续几年名列噪声源首位,其次是交通噪声,为28.4%;从统计结果看,2015年长春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构成中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64.1dB(A),占首位,其次是施工和工业,分别为63.6dB(A)和57.4dB(A)。
2015年,长春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三级(一般),所监测的区域内仍有34.2%面积的人口生活在55dB(A)以上的声环境之中,虽然相比2014年同期有所改善,但长春市昼间的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仍不容乐观。
此外,长春市2015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5dB(A),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4dB(A),道路平均车流量3102辆/小时,与2014年相比减少了2辆/小时,根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中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划分进行评价,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较好)。
虽然,长春市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较好),但超过70dB(A)的干线长度仍占交通干线总长度的43.2%,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6%,说明交通噪声污染还是很严峻的。
需要说明的是,长春市快速路于2014年底基本全部通车,且车流量有增加趋势。在监测的85个点位中,有11个监测点位位于快速路上地面段,上方为快速路高架桥,监测结果包含高架桥上的交通噪声,但却无法统计其车流量,故2015年监测结果在车流量持平的基础上略有升高,高于去年0.4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