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冬捕成为中国冰雪旅游“新名片”
新华社长春1月10日电(记者孟含琪)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中国东北地区进入一年最冷的一段时期。
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湖面一片白茫茫,六匹高头大马拉动绞盘牵引着钢丝绳转动,五米宽的大网裹着冰层下的鱼从出鱼口缓缓露出冰面。渔工们一边收网,一边将打上的鱼平摊在冰面上,等在两边的游客拿着编织袋专注地盯着渔工手里的鱼,遇到心仪的,几个人争抢着上前,最先抢到的就将鱼收入囊中。
渔民们高亢的号子声,马匹转动的马蹄声,抢到大鱼的游客的喜悦欢呼,还有没抢到鱼的游客懊恼的叹息……尽管天寒地冻,但查干湖上却呈现出与天气截然不同的热乎气儿。
自2015年中国松原查干湖第十四届冰雪渔猎文化节开幕以来,湖面上每天都是这样的场景。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一年日照充足,水中鱼类品种多,特别是“胖头鱼”体积大、味道鲜美,曾是辽、金、元几代帝王巡幸游乐的渔猎之地。查干湖冬捕是目前唯一保留的蒙古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如今是吉林省重要的旅游项目。仅在今年文化节开幕日,就有20万人前来,随后每天游客数量都保持在2万人以上。
来自河北省唐山市的李军和妻子一直紧张的注视着打捞上的渔网,一旦有大鱼出现就冲上去“抢鱼”,他已经参与过四届渔猎文化节。
“春节临近,我想给亲朋好友送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去年我花了3000多元买鱼,但没有买到体积足够大的“胖头鱼”。今年我要‘抢’一条心仪的弥补遗憾。”他说。
随着查干湖渔猎文化节名声不断扩大,游客从以往来自于东北地区,辐射至全国各地,现在欧洲、非洲等国家的游客也纷至沓来。
来自美国的凯蒂·霍尔第一次来中国,踏上查干湖的当日还是她的生日。当她看到马拉绞盘的捕鱼的方式时,不断发出赞叹。
“听朋友这是中国最古老而神秘的捕鱼方式,我在美国从来没有见到过,非常震撼有趣。”她说,“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鱼也非常好吃。”
蜂拥而至的游客让周边的饭店、旅店全部客满。两年前,黎刚旭在查干湖旁边开了一家饭店,因为生意火爆,今年他又盖了一栋上百平方米的瓦房接待游客。
除了传统销售方式,去年开始加入的电商销售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今年,中国10余家知名电商和速递公司加入渔猎文化节,使查干湖鱼走上云端,走向中国各地百姓的餐桌。
截至目前,渔猎文化节生产鲜鱼60吨,销售近50吨,其中四成来自于电商平台销售。
“查干湖冬捕活动越来越受关注,一方面因为马拉绞盘这种原始、古老作业方式是千年娱乐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渔猎文化节将民族历史与有机生态很好的结合,精准为现代人提供所想所需。”查干湖渔场党委副书记单军国说。
2015年12月,松陶铁路的开通运营实现了哈大铁路干线和长白铁路相连接,打通了连接吉林省东西部的重要运输通道。如今,联结4省(区)8市14县(市)的松原市让游客出行更加便利。
除了位于吉林省西部的松原市,中部的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也拉开冬捕的帷幕,32.6斤头鱼破冰而出;东部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举办了首届冬捕旅游文化节,打造珲春绿色生态、民俗旅游文化品牌。
辽宁省沈阳市、黑龙江省的镜泊湖等地也纷纷祭湖醒网,让冬捕“穿上”冰雪旅游、电子商务的外衣,赋予新生命。如今,冬捕已成为冰雪旅游的新名片。
“在人们的印象中,每到寒冬腊月,东北人都要进入“猫冬”的状态。”单军国说,“冬捕让东北人动起来,天再冷也充满了热乎气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