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县域百变样本 扶余:从生活美迈向人文美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扶余市肖家乡王家村的一天,在邻里的问好声及清扫街路中开启了。十月的乡村,进入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节,但村里大街小巷的清扫从未曾间断。十余年来,这种习惯从家风变成了村风。
历史古城迅速崛起
这里素有两省通衢、三江交汇、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曾是夫余国的所在地,这里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扶余四粒红花生”特产之乡,这里是扶余。
作为长哈经济带上崛起的工业新城,扶余以化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食品、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风力发电等多元产业发展格局的产业集群业已形成,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上,扶余可耕地面积32万公顷。主要盛产玉米、水稻、大豆、红小豆、花生等作物,是全国的“重要粮仓”和副食品生产基地。
如果以改革开放40年为一个时间节点,扶余乘风而上,一个古韵新风并存,开放、富蔗、文明的扶余日益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在王家村的必经之路上,“厚德载物”诉说着多年来在这里发生的变化。小村庄的文明蜕变
走进王家村,一条平坦整洁的砖路沿着民房的分布蜿蜒至远处,围墙外的花在深秋的萧肃中开得格外鲜艳。
多年以前,这里遍布着低矮的土房。坑坑洼洼的土路,每逢雨季就泥泞不堪。这样的村庄,这样的道路,开进来一台小轿车对于王家村来说就是一件新鲜事。
2003年,村民集资自发将进村的主路进行了整修,从土路变砖路,王家村从此发生了巨变。2009年,村民们再次凝心聚力,将全村的背街小巷进行了整修。同年,属于村民们的文化大院也开工建设。
诚如村口仿古牌楼上的四个大字“厚德载物”,王家村的村民认真研习传统文化,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秉承着不为党和政府增添负担的宗旨,自掏腰包践行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40年,王家村完成了从穷乡僻壤到名扬万里的文明村的完美蜕变。
在村民们共同打造和爱护下,深秋的王家村怎一个美字了得。“一个好的人民调解员,应该会防患于未然。在矛盾未激化前就能将之消灭在萌芽中。”66岁的张利笑起来,脸上的“沟壑”明显可见。对于“调解员”这个称呼形容他,他觉得最为贴切。
其实,在村民的心中,张利是调解员、宣讲员更是精神领路人。土生土长在王家村的张利,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对于传统文化,张利有着深深的向往。多年来,他坚持研习传统文化,并学以致用,将传统文化接地气地融汇到家长里短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张利与同村的三五村民做了一个对日后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扫街。每天清晨,张利和伙伴们便拿着扫帚走上街头,清扫街路的同时,村里谁家院子不整洁,他也会主动帮忙清扫。
起初,张利的做法不被理解,冷嘲热讽不绝于耳。但,他并不以为意,仍旧每天坚持自己的决定,还在闲暇时帮助邻里解决婆媳不和、子女不孝等家庭问题,宣讲传统文化。
日积月累,张利的宣讲和做法,逐渐融化了村民们心里的“坚冰”。在张利的倡导下,村民们自发组建了志愿服务队。
当张利提议为村里修路时,王家村三百余户村民积极踊跃地捐款集资。每日清晨,村民们你争我抢地走上街头清扫。为了扮美村庄,村民又自掏腰包购买种子,栽种鲜花。
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娱节目,唱词里尽是对如今生活的赞美。2009年,为了让村民们有一个业余活动的平台,让志愿服务队有个可以集结的场所,让传统文化宣讲有个正规的课堂,张利和村民们又集资修建了文化大院。
多年来,张利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民间蕴藏着的强大道德力量一旦被挖掘激发出来,必定成为推动乡村文明的巨大力量。从农家炕头到道德讲堂,他每年义务宣讲120多场次,每场听讲人数都在300人以上……由此,王家村成为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样板村。
金秋十月,在地里忙完活计的王家村村民,又集聚在文化大院。竹板打起来,舞蹈跳起来,歌曲唱起来,欢声笑语中诉说着如今的美好生活……
(来源:吉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吉林网 记者 高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