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榛子产业 实现农民增收脱贫
刘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我省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如何充分利用好丰厚的林业资源,帮助贫困户建立起自己的“生态银行”,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笔者认为在实施林改和扶贫工作中,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大力发展榛子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脱贫的好路径。
种植榛子具有良好的效益
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榛子不需要消耗太多资源,又能让林农腰包鼓起来,在辽宁、河北、山西等地已经形成产业规模。根据辽源榛农种植平欧大果榛子的实践数据,以一亩为测算单位:经测算5年内售苗和榛果收入,扣除成本,平均每亩年可实现利润1274元。盛果期10年时,仅以榛果计算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前10年平均亩利润3000元左右。榛子盛果期可持续25到30年。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大面积种植榛树能发挥良好的生态绿化作用。其生态功能表现为固土保水,防起沙尘。榛树是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且在三北防护林体系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
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榛子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栽培一次性投入,二三十年受益,稳产增产。从各地的经验看,发展榛子产业,既解决了退耕还林中林粮争地的矛盾,榛农又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栽培榛子的区域农民不再想方设法毁林开荒,退耕后荒山荒地生态能得到较快恢复。
我省具备发展榛子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比较有利。我省是全国重要林业基地,地理环境、气候、温度、降水等适合栽培“达维”、“平欧”等抗寒适应性强的榛子品种。
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榛子栽培在我国有15年的历史,面积有30多万亩,东北地区的榛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中,辽宁省约20万亩,产值近百亿元;我省仅约2万亩。发展榛子产业,不断扩大经济林面积,实现园艺化规模栽培,能够促进我省林业经济更快发展。
有成熟的种植经验。以辽源为例,目前全市种植榛子的乡镇村组达到40多个,国有林场7个,规模化榛子园和合作社3个,榛子种植面积发展到6094亩。
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水果供大于求,而干果的产量却远远没有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榛子榨油、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兴起,将深加工链条拉长,规模市场有逐步拓展的趋势。从走势看,榛子精深加工逐步产业化,经过榛子油、榛子粉、榛子巧克力等深加工转化增值,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发展榛子产业增收扶贫措施
在脱贫攻坚中发展榛子产业,要坚持近期扶助与远期增收相结合,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发展百棵榛树养老、千棵榛树养家、万棵榛树致富,实现稳定脱贫。
科学制定榛子产业发展规划。将榛子产业发展纳入生态保护、林业经济转型、脱贫攻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与国家和省出台的产业政策相衔接,作为重点扶持项目推进。
利用好各项惠农扶贫政策。打捆用好林业、扶贫开发等惠农资金。对有经营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提供榛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参加考察学习、免费参加农业保险;具备一定规模的榛园和合作社,免费帮助规划设计,免费帮助打抗旱井,贫困户只负责人工。依据现有榛子园投入产出测算,初期投入每户补助3000元,3亩地3年就可实现一户脱贫。
强化科技支撑。依托林业科研院所建设榛子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和科研基地,聘请国内知名经济林科研专家指导榛子产业发展,长期、持续开办榛子技术培训班,大力培养榛子栽培科技骨干,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承包,为贫困户脱贫提供科技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建立动态科技服务微信群,吸纳榛农加入,时时享受科技信息指导和服务。
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提高农户在全产业链上的收益。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发挥国有林场的带动优势发展榛子园;扶持工商资本参与榛子种植,引导贫困户参股;培育合作社和榛子大户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扶持深加工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和农户对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以榛子为原料或辅料的食品、药品加工,实现转化增值。大力扶持经纪人和电商平台发展,畅通营销渠道,提供就业岗位,使榛农分享到加工环节的增值利益。
加强榛树种苗市场监管和购销指导。林业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市场监管,从源头把好种苗质量关,防止以次充好、非法牟利坑农害农问题发生;依据当地的土壤、气候、降水、温度等要素,指导榛农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种植的高品质种苗;主动提供法律服务,指导榛农与供苗基地签订公平合理的购销合同,对品种、成活率、产果率、抗寒性、病害防治指导等关键内容严格约定,切实保障榛农利益。(作者系辽源市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