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绿色发展之旅——白城市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纪实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白城,作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主体,在总结经验、认真调研和深入谋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拉开绿色发展大幕,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走上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保护修复生态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近年来,白城市在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湿地保护上下足功夫。通过开展“举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和“三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活动,造林200万亩。今年该市在实施造林工程过程中推出一系列新举措,结合土地确权,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进一步加大林地清收力度,全面落实好林业用地。目前,全市林地面积6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之前的1596.4万亩减少到目前的1042万亩。
针对草原退化、用途改变和偷牧等问题,白城认真落实草原奖补政策,完善草原奖补机制,加大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力度。今年共录入3812份合同,录入禁牧补助92058户、生产资料补助5.1万余户、牧草良种补贴122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建立,调动了社会各界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今年新增草原改良21万亩,人工种草12万亩。
为保护湿地资源,白城以《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为依据,对芦苇湿地保护管理体制、职责、保护任务及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针对湿地私开乱垦现象,通过回购退耕还湿,兼顾农民利益的同时保护了湿地环境的长远效益。现已在镇赉洮儿河沿岸进行试点,规划退耕还湿3150公顷,逐步恢复湿地原貌,并向周边辐射。实施了河湖连通工程,利用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分洪入向等重大水利工程,把江河洪水期富余水量引入境内天然湖泡,形成河湖互济。这项工程完成后,可增加水面面积100万亩,水库湖泡总蓄水能力达到32.9亿立方米。
抓好产业支撑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为更好地推进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建设,白城市在抓种植业、畜牧业、旅游业上突出绿色生态,高标准,严要求,打造精品品牌。
在种植业方面,研究制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纵深推进“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在100个示范村进行试点,依据当地资源和产业特点,使农民以资产、资本入园,实行统一生产经营。
创建高产示范田工程,今年共落实89块高产示范田。示范工程在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加粮食产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
畜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但长期以来,传统分散饲养比重较大。为发展高水平大规模的畜牧业,新一轮改革着重由传统的分散饲养向标准化养殖转变,由产量扩张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今年计划新(改、扩)建的200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标准化畜舍、饲料库房等设施目前80%已完工。
全市立足“湿地风光、鹤乡白城”整体形象定位,紧紧围绕“湿地生态、民俗风情、军事体验”三大特色打造白城旅游品牌,重点开发和培育湿地生态、民俗风情、草原风光等六大系列旅游产品。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在白城市生态经济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创造出一些长效管用的新办法新机制。
建立湿地生态补水机制。通过实施“河湖连通”、“引霍入向”、“引嫩入莫”、“引洮入向”等重点湿地补水工程,使湿地生态补水形成长效机制,做到随缺随补。
创新芦苇湿地管护机制。建立芦苇湿地管护站50个,成立了农、林、公安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稽查队,形成了社会合力管护,有效控制芦苇湿地面积下降的趋势,使芦苇产量逐年增加。
尝试“六位一体”捆绑机制。在实施“富民强村固基”三项工程过程中,通过整合村级组织、农民主体、科技支撑、龙头企业或经纪人组织带动、信贷服务、农业保险保障6方面的资源,形成“六位一体”捆绑式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资金短缺、技术不配套、市场风险大和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
探索科技全程服务机制。在生态经济区建设改革试点过程中,推行全员聘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等新机制,极大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保护性耕作、地膜覆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药速测残留等各环节全覆盖,服务贯穿全过程。
推行各方利益兼顾机制。运用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行政的综合手段,采取“清、调、包、租、买、卖、给”等灵活办法,使国家和集体的长远利益与农民的利益得以兼顾,保证工作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