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提升国际话语权(专题深思)

15.10.2015  10:19

  孟祥青 王啸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15日    07 版)

 

  近年来,我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提升话语权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把握机遇,注重在构建新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共建“一带一路”等实践中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以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实力为基础,以思想、文化、价值观为感召,以维护国际秩序、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目标。放眼世界,强国无不注重国际话语权建构。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夯实“硬实力”的同时提升以国际话语权为代表的“软实力”,是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种种误解、歪曲甚至有意诋毁的关键。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结构、亚太地缘格局以及全球经济、科技、军事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有所减弱;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成为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重要推动力量。“9·11”事件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恐怖主义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发达国家单靠自己的力量应对这些全球性问题捉襟见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向更加公平合理平衡的方向发展。这些情况表明,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势在必行。

 

  在构建新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提升国际话语权。我国作为全球治理机制的重要参与方,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发言权逐渐提升。可以说,世界越来越需要中国发出声音、提供智慧、拿出方案。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国在构建新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继承和弘扬,更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与创新。我国倡导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努力走出一条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路,强调坚持和积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等等。我国从全球、区域、双边等不同角度,就变革国际体系、加强亚太区域合作、重塑大国关系和正确把握国家利益等重大议题进行论述,不仅有助于构建新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而且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在实践创新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当前,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内部看,我国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制定国际规则的经验,在全球治理中还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话语体系。从外部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一整套话语体系,其核心是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运用,维护其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把握机遇,在实践创新中提升国际话语权。例如,在建立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中提升国际话语权,这是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创新之举,不仅对金砖国家有利,而且将惠及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努力使沿线各国建立起牢固的经济、安全、文化纽带,建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建立亚投行中提升国际话语权,为亚欧各国长远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和动力。总之,在实践创新中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要作出中国贡献;不仅要宣示中国理念,而且要拿出中国方案;不仅要以理服人,而且要以行感人。  (作者分别为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空军指挥学院战略战役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