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五井子模式 ——记通榆县边昭镇五井子村的扶贫科技小院
仲秋时节,通榆县边昭镇五井子村韩先孝家的玉米地边上,聚集了来自全村的男女老少,少有的热闹。
原来,吉林农大的研究生们正在这里实地测产。
“21700斤!”结果一公布,现场的村民们发出了惊叹声。要知道,去年,还是这块地,产量只有12000斤。
村民们都说,这是扶贫科技小院起了作用,接近翻番的产量,可见科技的重要。
说到扶贫科技小院,吉林日报社驻五井子村第一书记纪德永在带我们观看了五井子村农产品的展示后,详细介绍了这个科技小院。
他说,五井子村扶贫科技小院是一个把校、政、企、农充分融合到一起,为改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引导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物质与科技相结合的扶贫平台。这是今年年初,由吉林日报社协调,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参与组建的。
具体操作就是由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五井子村贫困户中的示范户无偿提供优质的种子、化肥,由村、屯干部及小院负责人督促农民把种子、化肥按科学种田的要求耕种到地里,从耕种到收获期间,由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教授定期到田间指导或网上答疑,吉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不间断地到田间查看,实时传回各种信息,如缺水、病虫害早发现等,并及时作出处理意见,科学种田、合理管控确保了稳产、增产。
小纪告诉我们,小院的运作模式是这样的:首先,通过扶贫科技小院,为10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由扶贫科技小院负责人(优秀种植大户)督促这10户进行田间管理,并重点帮助其中的3户特困户,同时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及研究生的科技培训、田间指导带动周边30户贫困户科学种田,形成帮助3户、扶持10户、辐射30户的扶贫效应。其次,走“互联网+”之路,配置电脑,连线上网,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进行面对面咨询和沟通。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生实习基地落户在“扶贫科技小院”,长期进行技术指导。最后,种植大户如果对贫困户扶持得好,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出台奖励措施,组织他们到中国农业大学、湖北新洋丰集团等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
2016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米国华教授、李晓林教授、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高强教授、省大田热线首席专家王桂华老师两次来到五井子村,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村里的种植大户、贫困户近百人参加了农业科技培训。
小纪这样总结扶贫科技小院的作用,他说,扶贫科技小院着手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科学的指导、全程的服务使贫困农民在农业生产上不再“孤单”;扶贫科技小院利用高校资源,开展测土配方工作、农业知识技能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种田,使农民特别是贫困户扭转老观念,接受新思想,从而提高认识,达到“精准扶贫、科技扶智、思想扶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