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山川美了 农民富了

14.12.2018  09:52

         

  乡村振兴  

  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子;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旅游产业 

  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增强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培育,按照建设“高原旅游名县”这一发展定位,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放大全县旅游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打造互助旅游品牌,发展旅游产业。

  花海经济助力乡村发展  

  美丽的油嘴湾花海,百亩花海从山脚直伸岭尖,层层叠叠的各色花卉品种开满田间,田园农舍装点在半山腰上……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麻吉村地处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浅脑山地区,距县城威远镇8公里,平均海拔2680米。2016年,在乡政府积极推动下,村里创办了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及特色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村民通过自愿入股、土地租赁等方式加入其中,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建设了“油嘴湾花海农庄”项目,并通过相关配套设施及农家乐建设,全面开发乡村旅游。

  据油嘴湾花海农庄创建人任臣义介绍,在花海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形成公司牵头、合作社组织实施、农户广泛参与的组织形式,有效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培育壮大合作社经济组织,有近100农户以土地、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其中,农户入股资金达248万元。

  同时,公司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沿线设立贫困户经营摊点等形式为村里6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动员村里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参与经营乡村小吃、农家乐,为其免费提供经营场地,提供改造方案,争取改造资金,全村42户积极参与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并吸纳村上45名劳动力就业。

  “一年工资收入就2万多元,2017年还入了3万元股金,今年年底还能分红,收入比以前高很多,生活也好了。”谈起这些变化,麻吉村村民任大功满是喜悦。“互助土族故土园是国家5A级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花海景区将田园自然风光与乡土文化紧密结合,凸显了差异化和比较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

  自2017年项目一期建成至今,油嘴湾花海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15万人,实现景区门票、农家乐餐饮收入、农副产品销售等综合收入近280余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20余人,农户人均增收1万余元,其中贫困户增收8000余元。不仅如此,项目的建成与运营,也对东和乡麻吉村的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互助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县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3500人,间接从业人员8000多人。旅游人次从2007年的58万人次增长至2017年的374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7年的3400万元增至2017年的168200万元。

  面向现代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互助县农牧业基础设施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建成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北方最大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等。截至2017年底,全县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109.4万亩,粮油综合产量达30.12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23倍。全县蔬菜总产量16.12万吨,各类畜禽存栏达125.7万头只,各类畜禽出栏125.5万头只,肉、奶、蛋产量达5.84万吨。实现农牧业总产值33.1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27倍。

  位于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村的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平均海拔高度为2635米,面积1680亩。其中,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展示示范1480亩;新技术、新品种试验及展示示范200亩。

  今年,基地在开展油菜旱地栽培新模式研究与示范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互助县东和乡尕寺加村建立的15亩油菜高产创建田随机抽取3个样点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达到了306.1公斤,比传统栽培模式亩均增产44.6公斤,增产率达14.6%。

  “示范田建设良种良法结合,农艺农机融合,集成机械化深耕、播种、半机械化植保等技术,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工成本。采用新技术,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蓄水保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且能抑制杂草生长,促进油菜增产增收。”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发忠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作为马铃薯种源基地,示范基地繁育了110万粒微型薯薯种。王发忠说,建设这个基地主要是探索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模式,集中展示农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标准化、高效化、规模化、集约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玉宏 通讯员 得 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