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与人的活动的选择性

17.03.2016  14:19
    认识自然,难;认识社会,更难。当一门门自然科学像繁星一样布满在科学的“太空”,把人类智慧之光照射到自然界的深处,不断发现自然规律时,人类对自己及其社会历史的认识却仍然停留在表层,历史规律仍然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在马克思之前,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独占鳌头,一统天下几千年。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人类整整走了两千多年的心路历程。从空间上看,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距很近;从时间上看,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物主义自然观又相距遥远,可谓“咫尺天涯”。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首先就在于,他发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社会历史的科学的方法论,在当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这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观点,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中的理论内涵和政治意义。      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     人们一般都承认自然规律,因为人们在自然界中看到的是事物的重复性:日月运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生生死死……然而,人们往往怀疑甚至否定历史规律,因为人们在历史中看到的是事物的单一性: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中国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罗伯斯庇尔、林肯、孙中山等历史人物,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可是,就在这种不可重复的单一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后面却存在着可重复的历史规律。作为历史事件,戊戌变法是“一”,但作为历史现象,改良、改革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并不罕见;作为历史事件,法国大革命是“一”,但作为历史现象,资产阶级革命在近、现代历史上却重复出现;作为历史人物,罗伯斯庇尔、林肯、孙中山是“一”,但作为历史现象,时势造英雄却不断重演。这表明,在历史中同样存在着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会重复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历史规律的重复性不等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重复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各具特色,不可重复。历史规律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现象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不是也不可能是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实际上,任何事件,包括自然事件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自然事件也是不可重复的。“没有两片绝对一样的树叶”,讲的正是自然现象的差异性。在观察自然时,我们应当从相似中看到相异;在认识历史时,我们应当从相异中看到相同,从单一性中透视出重复性,从而把握历史的规律性。     人是历史的“剧作者”。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把历史规律归结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认为历史规律不仅实现于人的活动中,而且形成于人的活动中。在这个意义上,历史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既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关系,也不能人为地消除历史规律。历史规律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形成于人的活动中,但它一旦形成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反过来制约着人的活动,决定着人的活动的大概趋势。     历史规律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但我们又不能把人的活动和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规律等同起来。人的活动可以符合规律,也可能违背规律。这里,关键要把握历史规律的形成和实现机制。“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表明,使黑人成为奴隶的,不是所谓的黑人的本性,而是黑人生活其中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现实的人及其特征的,就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即历史规律。     “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从而“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而要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就必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即“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列宁语)。只要我们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就能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的基本矛盾,就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规律,就能发现社会历史的秘密所在。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都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就是在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力量、社会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体现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四个环节中。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着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或者说,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关系这一基础之上的。所以,马克思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结构称为经济基础,把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称为上层建筑。人们通常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称为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即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了极其精练、准确无误、清澈见底的阐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若干要素或子系统结合而成的特定系统。在这个特定的系统中,不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而且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也相互作用;不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形成一个新的子系统与上层建筑发生相互作用,而且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也形成一个新的子系统与生产关系发生相互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自己创建的具体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之间同样会发生冲突。如不及时调整、改革,这种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我们必须明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未必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在现实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不仅存在着旧社会的“残余”,而且这些“残余”往往又同社会主义自己创建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只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一特殊而复杂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我们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具有主动性。      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活动的选择性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基本面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演变和更替。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呈现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但是,就具体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严格地按照这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这里,人的活动的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转折点时,其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为该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途径。在这多种可能性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选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定的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迈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但是,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进程的否定,不能由此认为社会发展如瓶坠地,碎片四溅,没有确定的方向。从人类总体历史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没有也不可能早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没有也不可能早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没有也不可能早于奴隶社会,而原始社会是所有民族的“原生的社会形态”。某一民族可以跨越一定的社会形态,但其跨越的方向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实际存在的生产力状况规定着跨越的限度,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     中国是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对中国的影响、渗透和冲击下,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近代以来,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各种主义、各种道路都尝试了,但都失败了;各种组织、各种政党都登台了,但都谢幕了。直到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一次自觉的历史选择,是一次合规律的科学选择。历史已经并正在证明,只有改革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人民又一次自觉的历史选择,同样是一次合规律的科学选择。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不可避免地要在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管理方式、个人分配方式等方面引起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在人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引起重大变化,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改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在确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时,是从物的丰富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展开的。生产力本身就是人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物的不断丰富上,而且体现在人的不断发展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状况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和“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列宁语)。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杨耕,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