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博士后制度 我省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

18.12.2015  00:07

    

    中国吉林网讯(记者王丹 通讯员王建朝)日前,国家人社部公布的2015年博士后站集中考核评估,我省参评的73个博士后站,有7个科研流动站和1个科研工作站被评为优秀,57个科研流动站和8个科研工作站被评为良好。这标志着“十二五”期间,我省在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省作为国家开展博士后制度分级管理改革试点的第一个省份,已初步建立起适合省情实际、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部门和地区分布广泛的博士后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建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6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8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48家,覆盖汽车石化、轨道客车、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经济金融等行业领域。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近4000人,在站博士后承担科研项目近2200项。

    “十二五”期间,省人社厅不断深化博士后制度改革,推进博士后分类分级管理,完善博士后制度体系,扶持博士后创新创业,以重大项目和团队建设为依托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结合重点科研基地和项目培养,加强博士后研究人员与我省重大科技项目的结合,省人才开发资金累计对240名博士后科研创新创业项目给予1371万元资金扶持。在提升博士后国际视野和前沿水平上寻求新突破,通过实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与大力吸引海外博士来吉(回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相结合,加大外派和国际交流力度,促进博士后国际合作交流,全省累计有9人入选中国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 6人入选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 强化对优秀博士后的培养和激励,省人社厅开设博士后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对出站的优秀博士后在职称评审上,不唯资历唯能力、不唯身份唯业绩,直接认定相应系列高级职称,在国家和省级专家推荐选拔上予以倾斜,先后有68人次被评为国家和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博士后事业发展,全省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加快制定《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我省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深入推进博士后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博士后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博士后培养水平,充分发挥博士后创新优势,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五大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