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27日正式进京 试运行期间已有56万人“尝鲜”

25.12.2014  14:38

  12月12日,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尹力)历经11年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正式开闸通水,南水也将于27日正式进京。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国升在25日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北京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有序,水质检测结果达标。试运行期间,56万余人已经用上南水,且用水状况平稳。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13年12月25日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9月29日通过全线通水验收,具备正式通水条件;11月1日开始通水试验;12月12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宣布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做好“喝、存、补”  至明年10月计划调水8亿方

  据孙国升介绍,为确保南水北调来水“调得进、用得上、管得好”,北京按照“喝、存、补”的优先顺序,在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2014年—2015年用水计划,在通水第一个年度即达到分配水量的77%,充分发挥工程效益。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计划调水量为8.18亿立方米。

  其中,“”是指优先使用南水北调来水,作为自来水厂水源。通过新建及改建自来水厂,为中心城区及多个新城的城市生活供水。

  “”是指激活现有工程设施,将来水存入密云水库等已建水利工程设施,做到多存水、多蓄水。

  “”是指主要向运行中的地下水水源地补充,使城市地下水源地处于热备份状态,形成城市地下水水源地的涵养、补给、储存、开采体系。

  孙国升提到,12月27日,南水将正式进京,并通过自来水管网抵达千家万户。未来,北京除延庆地区之外,所有区县都将用上南水。

  “三道防线”确保问题水不得入京

  孙国升表示,自今年10月26日开始,北京已利用总干渠充水试验及通水试验来水全面检验、检测已建工程质量,先后进行了通水实战演练、工程抢险应急演练和水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各项设施试运行平稳,输水、调蓄工程与水厂设施设备水头对接顺利。

  北京市环保局水和生态环境管理处处长韩永岐提到,目前的监测数据显示,来到北京的南水都能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符合饮用水标准。

  为确保民众用水安全,北京还在关键部位设置水污染突发事故防治三道防线,确保问题水“不入京、不入城、不入厂”;利用全市水资源监测平台实现多部门的水质信息共享联动,与沿线省市及南水北调中线局建立了联合监测机制;提前开展管网适应性和制水工艺研究,完善南水北调水与本地水的调配切换方案。

  下一步,北京将按照“外部调水有通道、水源储备有空间、水系河网有连通、供水安全有保障”的工作要求,以供水安全为第一要务,切实强化已建工程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质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后续配套工程建设。

  56万余人已“尝鲜”  南水未出现“水黄”现象

  按照规划,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分阶段建设,分批投入使用。目前,参与接水的首批项目如期具备接水条件,已全部投入运行。其中,作为配套工程之一,位于北京南部的郭公庄水厂将全额使用南水。

  今年12月初,北京利用南水北调中线通水试验水源开展郭公庄水厂试验运行工作。试验运行用水由10万立方米/日到22万立方米/日,供水范围为丰台、大兴部分区域,涉及277个小区、56.08万人。目前各用水户用水平稳。

  据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介绍,郭公庄水厂试水两周以来,到目前为止管网没有出现水黄的现象。试通水阶段全部采用的是南水,而大规模使用后,地表水厂将按照江水与本地水源1比4的配水比例供水,因此出现黄水的风险更低。她说,北京自来水集团已用12年的时间监测南水,在了解水质的同时还制定了30多套制水方案,有处理南水的能力。(完)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