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做优农产品提升竞争力
南充,四川传统的农业大市,2015年粮食产量312万吨,连续13年全省第一,生猪、蚕茧、柑橘等农产品产量都位居全省前三。“产量虽大,但大路货太多,其品质不能满足现代人消费需求。这是一直以来制约南充农业由大转强的瓶颈。”南充市委农工委副主任吴智敏说。
稳粮、促优、调转、创新,这是南充确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八字方针。继续稳定粮食产能,促进优势产品品质提升,调整产业布局,转变生产方式,通过科技创新为南充农业不断输入竞争实力,从而最终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华丽转身。
稳粮: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关键
南充大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水稻种植基地已达5000余亩。“这5000亩严格说也是农民自己在种,只不过是通过我们‘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带动的,农民不仅付出的劳力减少了,而且收益也提高了。”公司董事长唐俊说。
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种子、有机肥、防控药品以及机插、机收等服务都由公司负责,农民只出土地和少量劳力,保证将收获的稻谷按合同价卖给公司。“这种模式与以前农民自己种比起来,每亩增收在300元至500元之间。”唐俊说。
蓬安县巨龙镇羊角嘴村,864人中在家劳动力仅65人。2013年前全村不少土地撂荒。如今,羊角嘴村还是这些人在土地上劳作,但不仅土地无一撂荒,而且还带动周边几个村撂荒地的复耕。
变化缘于3个合作社的出现。在南充市有关帮扶部门的指导下,2013年6月后羊角嘴村陆续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腾飞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然后实行全程机械化,不仅满足了全村人基本口粮需求,而且合作社每亩还获得492斤稻谷的收益。通过两年多时间,羊角嘴村年产稻谷达到47万余斤,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87元,比2013年增长69.9%。如今,羊角嘴村的3个合作社服务面积已达3000余亩。
目前,南充市共培育种粮新型经营主体800余个,通过全程机械化和免耕技术等轻简化栽培手段推广面积达到35万亩,不过,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刷新。
促优:突出“三品一标”做强优势产业
在西充县古楼镇过江楼村,有一片只有37亩的桃园,业主高元斗为之取名元斗桃园,种植的是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品种——充国香桃。走进桃园,株株桃树枝粗叶茂,令人诧异的是,园子里的草也长得很茂盛,就像铺了层厚厚的地毯。
“那不是一般的草,是专门种植的三叶草。”西充县农办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草不仅可抑制其他杂草生长,还可起固氮的作用,到了冬天草自然死亡,一翻耕就是肥料。”
不仅如此,桃园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坚决不使用农药、化肥,采用黄板和太阳能杀虫灯,园子里安装了20余个监控摄像头,与县有机农业办公室的监控室相连。在桃子成熟前夕,业主还要在地面铺设反光膜,以让底层的桃子也能充分享受光照。
近年来,在高元斗的带动下,古楼镇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发展充国香桃2万余亩,其中已投产面积达5000余亩,每亩产值万元以上,全镇靠种桃年收入超10万元的农民有53户。
“我们的农业除了要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外,还要瞄准高端市场。”吴智敏说,“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此得梳理出一些优势产业,围绕‘三品一标’做大做强,尤其是要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进军最高端的消费领域,目前南充市正在打造西部有机农业第一市。”
6月14日晚,“大唐农业”从重庆机场接回4万只大闸蟹苗,并连夜放入稻田。上个月,他们还放了几万只蝌蚪在田里,这是“大唐农业”目前大面积实施的“稻渔耦合”模式,目的是让水稻的病虫害通过生物链来解决,以达到有机水稻的标准。
调转:产业布局和生产方式都得变
四川要求今年完成300万亩籽粒玉米转饲草玉米,南充领到的任务是30万亩,目前正在紧张实施,在位于蓬安县的国家级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可窥见一斑。
该示范区计划用3年时间,在利溪、碧溪等5个乡镇46个村建成50平方公里核心区,最终辐射100平方公里,产业发展模式采用“玉-豆-草-畜”循环发展,到2018年要建成玉米、大豆、牧草基地11万亩,建成标准化羊圈15万平方米,年出栏肉羊12万只。
对于示范区内的农户来说,这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四川农业大学与蓬安县实行“校地”紧密合作,派最强技术力量亲临指导,要求二台土以上全部种植多年生牧草,二台土以下闲置土地全部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饲草玉米,并以每亩承载5只羊的比例发展当地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黑山羊,实现资源全利用、全循环,产业零排放、零污染。
示范区实施方案还要求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农民向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每个村发展5家以上家庭农场、1-2个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乡镇招引1-2家龙头企业,大力提升机械化服务程度,到2018年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要达到70%以上。
创新:科技支撑农业大市向强市迈进
作为全国百强农业科研机构和全国十强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一直支撑着南充农业大市的荣誉,而今向农业强市迈进的梦更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
目前,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与9家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并在各县区成立了7个专家大院和2个研发中心。2个研发中心分别落地于西充县百科有机种养殖有限公司和四川广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开展新品种引种筛选及有机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这两家企业的基地也是南充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
“对接南充市打造西部有机农业第一市,我们在有机肥和绿肥的研究上颇有成效,通过自己培育和引进种植绿肥作物三叶草、南选山黧豆、光叶苕子等,为一些种植业主提供了良好的生物氮肥,并对改变土壤微环境起了很大作用。”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郑祖平说,利用作物熟化培育真菌发酵形成的有机液态肥,闻起来还有一股香味,深受四川广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喜爱。
红薯稀饭是不少人的最爱,但哪种大米配哪种红薯营养才是最佳?采用怎样的技术才能把大米和红薯一起包装?怎样才能解决大米和红薯同时煮熟且口感最好?“大唐农业”与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大量地对比选择,终于找到大米与红薯的最佳搭配,红薯经脱水与大米一起包装成商品,一斤能卖到六七元以上,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