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这位第一书记这样理解十九大精神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 曾繁华)今年4月,曾守福派驻下党村期满。他三年尽心竭力, 下党村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思路也开阔了。
村民早已把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曾书记”看作了自家人。
“乡亲们说让我‘有空多回来走走’。这是把我当自家人了。”曾守福说,“我当年说过, 来下党村就是为了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的指示,让乡亲们脱贫致富。离开的时候,除了村里的一抔土,什么都不带走。 ”
离村那天,乡亲们送了他两盆兰花,花盆中填满了山里的土。
下党村村民送别曾守福。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指出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提出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曾守福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非常振奋人心!我是一名曾在基层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普通组织干部。 细读报告,让在脱贫攻坚一线战斗过三年的我很有感触。 ”
曾守福表示,多年来,驻村干部们在扶贫攻坚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甚至生命。 要不负总书记叮嘱,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因地制宜,拿出改善贫困的有效手段。
派驻下党村时的曾守福。人民网记者刘军涛摄
“要做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 ‘脱真贫、真脱贫’ ,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嘱咐的 ‘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党员还必须有‘久久为功’的恒心与毅力。”他说,自己会一直跟乡亲们一起,为下党村的脱贫致富继续努力。
曾守福在道路景观改造项目现场和乡亲们一起卸苗木。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曾守福已把下党村打造成全省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又把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村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下党村的核心品牌竞争力, 打造了扶贫定制品牌“下乡的味道”,开启了品牌扶贫模式。
如今,虽然派驻任务已经结束,回到省城的曾守福依然关注着下党村,至今还担任着下党村党建指导员,继续指导村里的发展建设。
离开后的三个多月里,他帮助下党村就产业帮扶事宜对接了福建省深圳商会;将“下乡的味道”品牌授权给寿宁县,村财政收入得到进一步充实;深化与福建省广电网络集团的合作,进一步孵化“党媒扶贫”模式;引入福建超大集团,打造定制农产品……
曾守福(中)和制茶师傅刘辉(左)在贫困户王友国的“爱心定制茶园”了解茶叶种植情况。资料图
任期结束,攻坚继续。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这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曾守福说,“ 乡村要振兴,就要注重现代科技和商业模式在农村农业上的探索和实践。 ”
如今,下党村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的探索实践,在福建省广电网络集团和香港上市公司超大集团的协助下,引入了广电佳仆团队, 采取“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传统农业+农户”的创新模式,将定制茶园项目向“全息化定制农业”方向拓展 。
“我一个朋友近期辞了职,专心在下党村养起了鸡,把我们的可视化定制农业继续拓展下去。如今,村里的第一批土鸡已经预定给上海的企业了。”曾守福兴奋又欣慰地帮这位朋友找销路、拓渠道——因为在农村养鸡,人力要求低且环境适宜。因此,村里劳动能力和知识水平较低的人群就可以便捷地参与到可视化定制农业项目中来了。
“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说到这,曾守福感慨,“我们一定要找准致贫的病根。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是根本。 就我驻村工作实践来看,扶贫难在扶志,治贫难在治愚,因此, 我们驻村干部绝对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思维。现代物联网和互联网为传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的翅膀,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