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收医药回扣高达45% 上海、湖南4名医生被停职
央视25日报道称,记者历时8个月,调查了上海、湖南两地的6家大型医院,终于揭开一些不看病“特殊患者”的秘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医院部分药价与市场供货价相差10倍,有医生拿回扣占药价的30%-40%。
对此,国家卫计委25日凌晨回应称,已要求上海、湖南两地相关部门调查“高回扣下的高药价”事件,并向两地派督查工作组,对于报道中涉及的药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将协调监管部门严查,并继续深入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上海某知名医院每年的门诊量超过400万人次,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央视记者发现,这家医院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个“特殊患者”前来就诊。这些人手中都没有病历,出现的时间也有一定规律,一般都是医生中午或下午下班前1个小时左右。更为奇怪的是,这些所谓的“患者”在1个小时内,要进两三个诊室。很显然,这种现象极为不正常。
记者注意到,这些所谓的“特殊患者”互相都比较熟悉,对不认识的人都保持高度警惕,只有在诊室没有患者的情况下才进入,而且还要把门反锁上。
原来,这群所谓的“患者”其实就是医药代表。
记者看到,有的医药代表还在医生的电脑上查询医生的用药情况。一名医生问医药代表:“上个月查(开)了多少啊?”“上个月开得多。”医药代表回答。医生说:“对,120盒,正好120盒吧。”
记者发现,除了普通门诊,各专家门诊也有不少医药代表出入,谈论的都是医生用药量的话题。
“上个月高干(病房)怎么样?”一名医生问道。医药代表回答:“上个月高干不行,不理想,才200多盒。”医生:“这么不给力啊,我们这应该还可以吧?”医药代表:“还可以,您上个月超过150盒。”
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医药代表代理的每种药品,一般有十几名甚至上百名医生使用,而一天平均只能找3至4名医生,因此医药代表几乎天天都到医院蹲守,对各个科室进行“统方”。
央视称,医生开出处方后,只要患者购买了药品,医药代表就能获取10%左右的提成。这也是医药代表几乎天天往医院跑希望医生多开药的重要原因。
医药代表能拿到药品价格10%的提成,那么开药的医生又有什么样的利益呢?记者发现,医药代表都在给医生递信封,信封里装的就是药品回扣,业内也叫份子钱。
央视记者随后又对医院的另外一个诊室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诊室的医生,同样也收到了医药代表送的药品回扣。记者调查中发现,一名医生开出一盒药就能得到12块钱的药品回扣,这名医生一个月开了150盒,就收到了1800块钱的药品回扣。而这仅仅是一种药品的回扣金额。这名医生一个月开了多少种药品?有多少名医药代表送多少回扣?记者无从得知。
一名医药代表介绍,他代理的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品标价是129元,给医生的回扣是45元。也就是说,药品回扣占到了药品价格的35%左右,“自费的嘛,(回扣)差不多在30%,最少是30%,(还有)40%、45%”。
其实,这么高比例的药品回扣返给医生,并不仅仅在上海发生。在长沙的一家知名医院,一名医药代表向记者透露,他们返给医生的药品回扣,比例高的也在40%左右。
据业内人士透露,药品的中标价越高,回扣的空间就越大,就越能激励医生多开处方,药品的销量也就越高。药品的回扣一般至少要在中标价的20%以上,才能保证有一定的销量。
据医药代表介绍,医院药品采购目录里有两种药,这两种药都是用于治疗同一种疾病,一种零售价20多元每盒的药品回扣5元,比例为25%;另一种30多元每盒的药品回扣只有4元,比例为13%。相比较而言,医生一般只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
24日,CCTV-13新闻频道在“新闻30分”栏目中播报了《高回扣下的高药价》。对此,国家卫计委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要求上海、湖南两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报道中涉及的高价回扣事件展开调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对涉及的违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目前两地正在按照国家卫计委要求开展调查,湖南省卫计委已经对查明的一名涉事医生做出停职处理的决定。国家卫计委已向两地派出督查工作组,同时将要求各省针对此类情况,举一反三,开展专项工作。
对于报道中涉及的药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卫计委将协调有关监管部门严肃查处。(央视报道)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