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干冷冬季 当心燥邪来袭
北方的冬季,常常外面北风凛冽,室内由于供暖分外燥热,很多人出现口干舌燥流鼻血的状况。别以为这是小问题,专家说,这些情况严重了也是一种病,中医称为燥邪,西医称为干燥综合征。因此,冬季防燥必不可少。防燥,内外兼修,效果才好。
本期专家:
赵金祥:中医内科博士,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传统诊疗中心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针灸协会针药结合委员会主任委员。
身体总“干燥”,这也是病
赵金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口干、眼干、嘴唇干裂的症状,甚至有人同时伴有牙齿迅速龋坏的情况。大多数人对此毫不在意,以为多喝点水就好了。殊不知,身体经常处于干燥状态可能也是一种“病”,西医将之称为干燥综合征,而中医称其为燥邪。
燥邪命名的源头,应该是《黄帝内经》中“燥胜则干”的论述。最早系统描述燥邪特点的是金代刘完素,他将之描述为“诸涩沽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其中的“涩、枯、涸”,都是描述人体内津液匮乏的程度。如舌乏津润,就会表现舌苔毛糙或起芒刺,或舌质干涩无泽;目少液润,则眼球干涩,转瞬不利,如有物染,视物不清;皮肤少津液,则干燥粗糙,挛急不柔和,严重者可见皲裂,掀起,状如鳞片,即中医所谓的“肌肤甲错”,也是津液枯涸的常见症状。此外,还有口干欲饮,尿少,便结等。
生活中,如果出现明显的口干或眼干,同时伴有牙齿迅速出现龋齿,或成年人反复出现腮腺肿大、关节疼痛、肌肉无力、全身酸痛、干咳、胸闷等问题,应及时就诊。
一般来说,阴虚体质的人、户外工作者、讲话多者、习惯熬夜者及喜好食燥热食品的人,特别容易在冬季感受燥邪而发病。
哪些信号代表你“燥”了
赵金祥:冬燥是人在冬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中医学一般将其分为“温燥”和“凉燥”,两者都有口干、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的情况,但凉燥程度比较轻,二者最主要区别在于温燥多伴有温热的表现,而凉燥多伴有寒凉的表现。具体来说,冬燥者主要有以下症状:
声音沙哑。在冬燥中,咳嗽最要命。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夜晚易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对于体质差的人,这种咳嗽有可能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
鼻敏感。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每逢秋冬季节,很多人会出现鼻子敏感问题。鼻黏膜在冬天特别容易干燥,干燥后再用手指去挖,易导致鼻子出血。还有些人的表现则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皮肤干燥。皮肤在干燥环境下特别容易受影响,甚至出现瘙痒、皲裂。如果你经常忍不住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缺失水分了。冬季是季节性皮肤问题的高发季节。
惊厥。干燥的冬天,一些身体免疫力不好的人会心神不宁,甚至出现惊厥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头发干燥。冬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易出现干燥枯黄。当你发现头发枯黄掉落,那就是冬燥找上你了。
便秘。冬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会出现大便干结情况。
冬季防燥 内外兼修
赵金祥:冬季防燥必不可少,内外兼修,效果才更好。
补充水分润起来。应对冬燥,喝水是最直接的方法。喝水有讲究,最好喝白开水,少量多次,不要“牛饮”或等口渴了再喝。睡前喝点水可避免夜间因出汗、呼吸、尿液损失水分导致的血液黏稠,早晨喝点水可及时补水。
充足睡眠“养”起来。《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冬季养生需要早睡晚起,增加睡眠一小时,可以帮助我们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饮食注意“淡”下来。今年冬季天气较为干燥,多喝水、多喝粥,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正是预防冬燥的好方法。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会助燥伤阴,加重冬燥,应少吃或不吃。
室内环境湿起来。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通常,室温在18℃至24℃之间、湿度50%至60%为宜。可在暖气片上搭一条湿毛巾、在家中放几盆水增加室内湿度,还可以养些绿萝、吊兰等植物,或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
注意把暖护起来。外出尽量减少身体裸露部位,如手、脸,出门记得戴口罩、手套;使用护肤品、护发品可减少皮肤、头发水分的减少,宜使用具有保湿作用的化妆品,洗澡次数不宜过多,以每周1-2次为宜,洗澡后可擦些护肤油,以保持皮肤湿润;多注意脐部、胃部保暖,外出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胸部、腹部。
加强运动活起来。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但运动不可过量,以免加重冬燥程度。
情致调养乐起来。冬季一派寒冷肃杀景象,往往令人产生紧张、忧虑等不良情绪,易使人食欲不振,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因此,生活中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侵害。
穴位按摩 祛燥下火
赵金祥:天干气燥,人们很容易上火。有三个穴位,经常按摩,可以起到除燥下火的作用。
照海穴。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合谷穴。合谷穴就在我们常说的虎口这个地方。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症状,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这个穴位按摩起来比较方便,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可以祛火降燥。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在按摩太冲穴前,最好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降燥食谱 以“润”为主
赵金祥:冬季养生降燥不能一味保暖和补充热量。冬补当谨守一个“润”字,要注意防燥护阴、滋阴润肺,应以“清润”为宜,平时注意补水,多饮些淡茶、豆浆等。白色食物(白色入肺,可润燥养肺)如萝卜、梨、香蕉、西红柿、荸荠、百合、藕、银耳、莲子等,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作用,可以多吃一点。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
玄桔麦冬茶:玄参5克,桔梗5克,麦冬10克,射干10克,沙参10克,煮开后当茶饮。功效:用于干咳、声沙、咽痛初起者,如咽痛可以加入银花15克。
乌梅橄榄茶:乌梅3—5枚,橄榄3—5枚,加水煮开后当茶饮。功效:生津利咽,适用于咽干舌燥者。
胖大海茶:胖大海5克,开水泡后当茶喝,每天一次。功效:利咽润喉,尤适宜较多的人饮用。
太百瘦肉汤: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猪瘦肉150克。猪瘦肉洗净,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1—2小时,调味食用。功效:清润肺燥、益肺生津。适合气虚肺燥、咳喘气短、口干、咳嗽咽干者饮用。
此外,平时还可用些中草药泡茶喝,防燥去火,如用石斛、北沙参、元参、麦冬等泡茶,如咽喉肿痛已经发生,则可以泡服金银花、菊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