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成立第七届学术委员会
6月1日下午,北华大学第七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学校第一会议室召开。学校领导孙德彪、李延忠、詹丽萍、李才、徐国成、杜培革,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单位及图书馆、分析测试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党政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按照《北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本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经各学院推荐由校长提名产生,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确定后由校长聘任。会上,校长李延忠宣布了学校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名单(北华校字〔2016〕51号),并向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成立大会上,党委书记孙德彪作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对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对光荣当选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北华大学的治理能力,有效推进优质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孙德彪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深刻认识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全校各级干部、各级组织和广大师生,都要进一步认识学校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建设的行动自觉性。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是坚持学术立校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体现,是贯彻《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现实需要。第二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全校各级组织都要按照《北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的要求,落实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应有地位,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即独立行使职权的学术治理作用;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智囊作用;对学校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在科技创新中的带动作用。第三要切实履行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按照《北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规定,校学术委员会下设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本科教学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学术道德委员会等6个专门委员会,医学部、各学院也要设立学术分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一方面要统筹行使学术管理与决策权力,谋划学校学术宏观管理和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下设相应的专门委员会,挂靠相应的职能部门,各个专门委员会分工负责,同时还要加强对学术分委员会的指导,保证学校各类学术事务管理与决策的专门化和及时性。校学术委员会要努力创新工作模式,形成一整套学术委员会的运行规则。要完善机制,形成学术委员会工作规范;要加强学习,提升学术委员会工作水平;要严格自律,树立学术委员会良好形象。
孙德彪最后强调指出,本届学术委员的任期正处于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各位委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于学校发展全局,准确把握好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和定位,不缺位,不越位,切实履行好职责、发挥好作用,为促进学校学术繁荣和整体办学水平提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副校长杜培革主持会议并对与会人员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全体委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学术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要求学校各单位、各部门认真领会此次会议精神,大力支持和配合学术委员会工作,充分保障学术委员会在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新当选的第七届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毅教授围绕“不忘本心,行事有度”主题阐述了对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工作的理解。他说,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设立及其构成是学校党委和行政决心推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次有实质性内容和意义的重要举措。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将以学术为本,以公正、公平的态度行使好学校赋予的学术权力,为北华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时君友教授代表全体委员作表态发言。他承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将主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要为学校改革与发展多做工作;要为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多做工作;要为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多做工作;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努力成为全校师生的学术楷模;要尊重科学,严格自律,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在成立大会后,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讨论研究了吉林省卫计委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评估自评答辩、会议论文认定等事宜。
作者: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