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调结构实现“三改善”
改善种养结构、改善供给结构、改善要素使用,北京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正在实现“三改善”。截至目前,全市粮食调减面积已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70%,利用调整退出土地完成了10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大背景下,本市按照“调粮、保菜、增林、节水、做精畜牧水产业”的调整思路,逐步改善种养结构,目前,已完成80万亩粮田、70万亩菜田、100万亩鲜食果园划定工作,使农业生产空间初步实现了上图入库钉桩。对划定的“两田一园”,本市严格用途管控、聚焦资金使用,通过实施菜田补贴、农业种植“三补合一”、低效果园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等政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调整结构后,本市利用粮食调整退出的土地完成了10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增加了近12%;“菜篮子”方面,总体上保持肉菜菌30%、禽蛋奶60%的自给率。
调整减少部分粮食种植土地以及低端种养业后,如何保障本市的农产品供给?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康森介绍说,北京市通过改善供给结构,确保了均衡供给。“从农业发展的产业链条来看,北京的优势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市场销售,而在保障北京‘菜篮子’供应、满足市民农产品需求方面,外埠承担了主要功能。”康森说,“目前,北京每年2000多亿元的农产品消费总额中80%以上来自外埠。”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大力支持北京企业到周边地区建设生产和流通基地,“十二五”时期已在环京周边地区新建蔬菜基地25万多亩、畜禽基地近50家。目前,投资40多亿元的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正在东南郊建设,未来将与新发地市场形成首都农产品供应储备“双中心”。
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规模调减的同时,北京市还积极改善要素使用,确保安全供给。康森介绍,北京从政策、技术、机制上发力,围绕节水、节肥、节药、节地、节能、节劳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推进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高“三品”认证率,从满足“吃饱吃好”向保障“安全健康”“绿色生态”转变。几年来,农业用新水量大幅减少,下降到6亿余立方米,比2013年减量17.8%,年均减少用新水4000万立方米左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69提高到0.71。仅2016年,农业用新水同比减少4500万立方米,化肥、农药总用量同比分别减少17.7%、2.4%,北京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畜禽类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全面实现了秸秆禁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