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抢救东北黑土地

21.04.2017  09:31

      在吉林省农安县一块大田上,一台大型拖拉机拖着翻转犁来回走了几趟,就把40厘米左右厚的黑土层翻了个底朝天。眼前油亮油亮的黑土让众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文业胜很是高兴。

 

  前些年,农业专家告诉文业胜,秸秆翻压还田和使用有机肥不仅可以高产,还可以增加黑土地有机质,更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于是,他就按照专家指导重金购置了相关农机。

  眼下,中国东北黑土地上处处是备春耕的繁忙景象。和文业胜一样,很多农民都开始打破常年不翻地、不上有机肥的掠夺性耕作方式,以秸秆翻压还田为代表的深松整地耕作方式正在黑土地上流行起来。

 

  中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人们用“插根筷子都能发芽”形容黑土地的肥力。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农民片面追逐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黑土地上过度使用化肥,种植单一作物玉米,导致土壤有机质不断降低,黑土层呈现出变薄的趋势,很多耕地甚至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

 

  研究表明,东北黑土地原来有1米厚土层,现在只有40-60厘米,已经到了非保护不可的时候。

 

  如今,中国抢救黑土地的行动正在加速。在各方努力下,中国政府2015年起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在吉林、辽宁和黑龙江选择了17个产粮大县开展试点,每个试点县每年安排3000万元,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黑土地保护经验。

 

  据了解,这个试点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项目区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耕作层厚度提高10厘米以上。

  在加大保护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东北地方政府也正在加速为黑土地保护建章立制。2016年,黑龙江出台耕地保护条例,对黑土地保护作出具体规定。今年,吉林省将出台黑土地保护条例,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保护黑土地的职责,为依法保护黑土地提供依据。

 

  在“中国玉米之乡”吉林省公主岭市,虹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贺信决定把合作社的1500亩土地全部改种大豆。李贺信说,米豆轮作等黑土地保护措施让大豆的产量上来了。

 

  两年间,李贺信在当地政府农业部门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实施秸秆翻压还田、增施有机肥、米豆轮作等技术,不仅大幅减少了化肥使用,降低种植成本,还保护了耕地,提高了产量。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技术也应用到了黑土地保护和利用当中。为了减少化肥使用,提高施肥的精准性,吉林省已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技术全省覆盖。农民只需拨打服务电话,根据语音提示按键选择种植作物及产量水平,就可以收到测土施肥指导服务短信。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数据显示,这项服务拨打量在春耕时期每天平均近8000次,粮食作物平均化肥利用率提升3%,节约成本10%,有效地减少了黑土地上化肥的使用。

  李贺信说:“黑土地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通过黑土地保护,既让农民收入有了保证,也让黑土地开始变得松软起来,肥力也逐渐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