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经验 促进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31.01.2018  10:02

  2017年11月12日至25日,受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邀请,在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的资助下,吉林省教育厅组织“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团”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了为期14天的课程研修,全省19所高职院校的22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团,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了培训学习。在14天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全面的课程培训、交流讨论和实地参观研习,培训团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理念、专业开发、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质量监控、学生培育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学习结束后,培训团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取得了结业资格证书。

 

参观实训设施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界90年代发展而来,共由5所理工学院组成,分别为: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1993年通过整合企业培训中心的形式成立,至今已走过20多年的办学历程。目前,学院设有工程、工商管理、设计、信息科技等七个系,开设47个专业文凭课程,共有在校生16000多名,教职员工1500名。经过多年的发展,南洋理工学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策略。

   (一)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鲜明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定位鲜明,各层次间人才培养目标分工明确。以工艺教育学院为主体的中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双证,一是毕业证,二是职业资格证;以理工学院为主体的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了解整个工艺流程的职业人,在职业等级中属于工程师助理层次;本科层次教育主要培养工程师。各教育层次间教育内容互不重叠且有机衔接,构建了一个有吸引力、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教育体系。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毕业五年后60%完成大学学业,理工学院成为新加坡教育体系中一条兼具继续教育和就业准备职能的教育路径。

   (二)独特的“教学工厂”教学理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洋理工学院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教学工厂”理念,成为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教学工厂的基本理念是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似的实践环境。企业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理念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能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职业思维和能力。

   (三)高效透明、多方参与的治理体制

  南洋理工学院实行校长负责制,学院校长由教育部委任,校长上面设有董事会,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管,校长要向董事会汇报学院的重要决策、财务支持等办学事项。董事会的大部分成员来自有影响力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部分成员来自政府部门。学院还设有教学管理委员会和教学发展委员会,分别负责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决策规划。学院具体教学和课程的实施由教学系部负责,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网络数据平台对学院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四)市场导向的专业和课程开发

  南洋理工学院各系自主开发新专业,专业和课程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严格遵循新专业需求分析、成立专业筹备小组、提呈批准、进行课程设置与准备、教学准备、反馈与改进等流程,确保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培养出能够切实服务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五)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南洋理工学院把教师的行业企业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作为办学关键因素,学院85%的教师来自企业,要求老师必须有5年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相关行业开展项目合作。对教师的实践经验的严格要求确保了每位教师都具有开展完整企业合作项目的能力和素质,这成为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保持职业教育特色、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关键条件。

   (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习本身是一个过程,学习是一种体验、一个过程,要让学生接受各种熏陶。从这一理念出发,学院不仅仅重视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非常强调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具体来说,南洋理工学院确立了毕业生应具备的四个标准:21世纪技能、精通专业、创新创业能力、贡献社会,并为培养这些素质确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

 

结业答辩 

 

   吉林省高职教育发展差距分析

 

  与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相比,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体制滞后,创新力不强

  受传统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充分面向市场实行开放办学,办学观念落后,办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办学活力不足。

   (二)结构不优,支撑力不强

  吉林省是教育大省,但高等职教发展不充分,高中段职教比例偏低,中职学校普遍小、散、弱,专业设置与产业要求有较大差距,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存在目标重复、定位不清的问题。

   (三)基础薄弱,发展力不强

  与南洋理工学院相比,吉林省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条件较为陈旧落后,与办学标准差距较大,不能跟进并满足相关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要求;同时,高职院校实训设备采购流程复杂,没有形成定期更新机制,导致学生行业技术水平也处于落后水平,持续发展能力薄弱。

   (四)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

  整体来看,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性不明显,没有形成特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要求差距仍然较大,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不强烈,职业教育对生源缺乏足够吸引力。

 

上课培训 

 

   对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

 

  结合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基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结构,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关键支撑。

   (一)坚持市场导向办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借鉴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办学经验,吉林省应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优化,促进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

   (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基本办学特色。吉林省应高等职业教育应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和振兴发展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坚持系统构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借鉴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分工明确、衔接紧密的优势,吉林省应积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实行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并举,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四)重视教师的企业经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相比,吉林省高职院校教师普遍更加重视学历要求,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这成为制约吉林省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一大障碍。借鉴新加坡的经验,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师招聘、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都应把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作为一个重要要求,这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关键。

   (五)改革教学理念,培养熟悉整个职业过程的职业人

  多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特定职业岗位的操作能力。但从新加坡的经验看,为有效应对新科技革命和社会迅速变化的挑战,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自我概念,让学生体验并参与到整个职业流程中来,其根本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成的职业人。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吉林省高职院校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从完整职业人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

   (六)拓宽办学职能,提供终身学习导向的培训服务

  新加坡以理工学院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职能多样,学院不仅针对学龄人口开设专业文凭课程,还开展多样化的个人或企业继续培训以及短期培训课程。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学龄人口减少的背景下,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应进一步拓宽办学职能和服务面向,从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服务企业等不同角度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服务。(引智项目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