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林场:46年3次受中组部表彰
前哨林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一座建在祖国北疆边陲的国有林场。1971年建场至今,一代又一代前哨人在这里默默奉献,铸就了“面对危难敢出手,面对困境敢抬头,面对机遇敢决断,面对责任敢担当”的前哨精神。
建场46年,前哨先后3次受到中组部表彰。在大兴安岭“5·6”大火扑救中,前哨曾谱写出“烈火攻不破的战斗堡垒”的英雄篇章。在木材生产时期,前哨改变了大锅饭局面,让职工得效益、林场得效率。在艰难时期,前哨率先提出并实践了共产党员“一岗双责”,经验在全国推广。
“站在排头不让,扛着红旗不放”是前哨林场的精神内涵。如今,前哨人将前哨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2016年,前哨林场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从木材输送的大型林场到绿色发展的示范林场,前哨林场如何实现转型?
绿色产业,盘活闲置资源
过去,前哨林场是木材生产大场,每年输送几十万立方米木材。2014年全面停伐,林场未来的路怎么走?职工如何安置?
早在停伐前几年,前哨人就已经开始转型,通过自主创业、招商引资,不仅盘活了林场固定资产,让闲置资源重新利用起来,还实现了职工转岗就业、增收致富。“要生存就要转型。转型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职工转岗不下岗,增收不减收。”前哨林场党委书记杨跃斌说。
离场部不远,有一座占地400公顷的野生蓝莓繁育基地,这是林场在2012年首先开拓出的一个绿色产业。“基地里的蓝莓都是野生的,我们通过人工抚育,把这片林子变成了效益林。”杨跃斌说。起初,没有职工愿意来从事抚育工作,认为是不务正业。杨跃斌就带着林场党员干部带头抚育,职工逐渐看到收益后才纷纷加入,结果人均增收5000余元。“我们下一步还将与蓝莓加工企业合作,统一出售,解决销路问题。”杨跃斌说。
为带领更多职工转岗致富,林场党总支不断尝试新的发展领域。2013年,林场搞起了大棚食用菌养殖。为了让项目更有说服力,党员干部出人出力出钱,率先建起了20多栋大棚,试种了蘑菇、灵芝等食用菌,到年底,每栋大棚增收3000-5000元。2014年,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前哨视察时曾夸赞林场大棚养殖的做法,并决定向林场拨款1000万元用于大棚建设。当年,林场就把原来的废料堆积场改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的转型创业孵化基地,大棚扩建到100多栋,职工开始主动积极承包基地大棚,并在林场指导下,从事木耳、蘑菇等食用菌种植。目前,孵化基地共有200栋大棚,其中前哨自己的大棚有67栋,年产木耳、蘑菇、灵芝等80余万袋,带动147名职工参与经营管理,人均增收4000余元。
招商引资是前哨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绿海野生蓝莓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林场引进的一家蓝莓果酒生产企业,林场废旧的老家属区被改建成生产车间。目前,酒厂正在试运行,正式投产后将吸收20余名林场职工上岗,月工资收入可达到2500元。“当时选择在这里建厂,就是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来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企业负责人郑延国说。
转变职能,确保森林安全
停伐后,保护森林资源成了林场的首要任务。前哨林场多措并举,将原来一线生产工人重新划分,成立了一支40余人的森林防火专业队,同时成立了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和3个“三清”工作小组。前哨林场森林覆盖率92.5%,还在逐年递增。“一棵树都不能采,任何人未经许可绝不让进入林区。”前哨林场副场长王岩国斩钉截铁。
前哨林场管护面积达91845公顷,有森林资源管护站7个、管护人员119人。7个管护站散布在林区,每当有车辆、人员进山,管护站是必须通过的一道安全检查站。管护人员对车辆、车牌、驾驶员分别拍照,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登记,包括家庭住址、电话、联系人、身份证号等信息,然后将所有信息统一上传录入电子档案,每一项工作都十分苛刻细致。“如果山上出现火情,我们对应这个时间段内的人员车辆信息,就能很快锁定嫌疑人,提高了工作效率。”林场防火专责王福生告诉记者,必须对人、对车、对号,若进山车辆及驾驶员信息同电子档案不匹配,一律禁止通行。
从砍树到护林,停伐后,林场职工转变的不仅是身份角色,还有他们对这片林子的感情。
王福生是林场的老职工,已在林场工作30年。停伐前,他是一名司机,专门运输木材;停伐后,做起了森林管护工作。“从一线生产工人变成营林管护工,确实有些不适应。”王福生告诉记者,突然闲下来,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林场将他和其他职工安排在了营林管护队伍中,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原来砍了不少树,现在一定要把这片林子看护好,看到这些绿树一天天长大,心里就高兴、很知足。”王福生说。
鼓励创业,推动多向发展
转型成功与否,透过职工百姓就能看得出。自始至终,前哨林场坚持一点,凡是有利于职工的事情都积极推行,让职工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转型创业孵化基地,记者见到了林场职工张书才,他是场里有名的蘑菇种植大户,人称“蘑菇张”。“原来就是自己小打小闹,孵化基地建成后,林场免费向我提供了13栋大棚,让我扩大了种植规模。”张书才边说边带记者走进了他的大棚。“看,这是我自己杂交出的一个蘑菇新品种。”张书才拿起一个菌袋告诉记者,这种蘑菇能在零下10多度的环境中生长,而且口感极好。仅蘑菇一项,张书才每年收入就达7万元。
走出蘑菇大棚,大棚间隙处一丛丛“杂草”吸引了记者注意。“看着很像杂草,但其实是柳蒿芽,每年都供不应求呢。”张书才表示,每年卖柳蒿芽的收入就有两三万元。“现在的生活和原来比,就是天上地下的变化,全家人都感觉很幸福。”张书才说。
林场停伐后,职工冯敬忠一时间找不到生活方向,在林场引导下,他和妻子决定养猪。“林场为我们提供各种方便,帮我们渡过了难关。”冯敬忠告诉记者,从当初的20多头猪到如今的1000多头,他的养猪场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纯收入达到20余万元。猪场旁边,冯敬忠还建了一个养鸡场,有鸡350余只、鹅鸭几十只,这又为一家人增收近万元。(张兴国 郭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