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伟:江城“榛苗繁育第一大户”
在榛园,刘东伟向记者讲述当初创业的艰辛历程。
在城里拥有两家科技公司,在弱电系统集成行业颇有名气,正当事业上风生水起时,却毅然放弃公司经营,带着全部家当,到农村承包退耕还林的荒山搞种植。
乍一听,觉得这事儿有点不靠谱。但刘东伟还真闯出了“大名堂”。经过几年打拼,刘东伟的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已粗具规模。日前,在昌邑区左家镇白庙子村,记者见到了刘东伟。
放弃公司 到农村去栽树
今年43岁的刘东伟是吉林市区人,从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国有企业和新闻单位工作。
2002年,刘东伟毅然辞职,凭着对电子产品的热爱,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从事电脑、投影机销售以及弱电系统集成建设等。由于懂技术,讲诚信,刘东伟很快就在这一行业创出了名气。2007年,刘东伟到长春开拓市场,创办了第二家弱电智能系统集成公司。然而,谁也没料到,正当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刘东伟萌发了去农村创业的想法。
刘东伟说,当时他了解到国家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后,觉得是一个好机会。不仅如此,一个偶然机会,有位朋友向他介绍种植平欧榛子可以带来可观的效益。
“随后,我向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说,平欧榛子适合在我省生长,每公顷效益可以达5万元,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专家的话让刘东伟充满了希望,2011年6月,刘东伟决定到农村承包退耕还林荒山,栽种榛子树。
刘东伟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他随即开始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最终选择在昌邑区左家镇白庙子村“落户”。
迎难而上 打造榛子庄园
刘东伟从辽宁购进24万株榛苗进行移栽。栽植的时候,他满心欢喜,憧憬着这些苗木快快长大,漫山遍野一片葱茏,树上结满了累累果实……然而,事不遂人愿,由于技术以及土壤内有农药残留等原因,这些刚刚栽下的榛苗全部枯萎了,刘东伟懵了……
刘东伟损失了80多万元,他陷入困境中,“做下去”还是“停下来”,成了一个艰难的抉择……痛定思痛,刘东伟还是选择坚持下去。他告诫自己: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
然而,重创之后,刘东伟再也拿不出一分钱的流动资金。无奈,他将吉林市区的两处商品房卖掉,将长春公司的房产拿到银行做抵押贷款。与此同时,刘东伟请教专家,学习栽种榛苗的相关技术。
栽种榛苗,对于一个精通弱电系统集成的人来说,是全新的概念,刘东伟说,他必须从头学起。不久,刘东伟再次购进了榛苗,重新开始。每栽下一棵榛苗,他都像呵护孩子一样,细心照料。
白庙子村距离城区50多公里,刘东伟全身心扑在榛子园,一个月都无法回家一次。女儿正值高考,他却无暇陪伴。几个月下来,刘东伟晒黑了,人也累瘦了,谈起关于榛子的话题,他却能说得滔滔不绝。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刘东伟在示范园里栽种的榛苗长势喜人,一切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育苗有道 要让榛苗遍地“开花”
转眼间,4年过去了,刘东伟辛勤创造的农业项目已经初见成效:占地面积220多亩的平欧杂交大果榛子山地示范基地,被授予全国首批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建设的苗木繁育基地,年输出苗木100万株。他还注册成立了省天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省推广平欧杂交大果榛子项目。此外,刘东伟还设立了省平欧大果榛子产业联盟,免费为榛农提供服务。
刘东伟说,他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小生产、多合作、大市场的经营格局,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榛子种植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签订10年果实回收合同,形成种植、存储、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就是希望做大做强榛子产业,为山区、林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项目支持。
提及这个话题,刘东伟告诉记者,很多农民想栽种榛苗,但市场上的劣质苗、混杂苗以次充好现象严重,有的栽植五六年不结榛果,不仅扰乱了市场,还给榛农带来伤害。而他结合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引进抗寒高产的优良母本培育出来的榛苗,两年就能少量结果,3年~5年进入初果期,6年之后进入盛果期。他希望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只要加入他的合作社,他就无偿提供技术帮扶。
当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虽然刘东伟是“外来户”,但早已融入了白庙子村,已成为吉林地区的“榛苗繁育第一大户”。刘东伟也没有忘记当地村民,今年春季,得知一些村民想栽种榛树,刘东伟向每户免费提供20棵榛苗。
刘东伟说,自己发展了不算啥,要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才会有大发展。截至目前,刘东伟已带动136户农户,栽植榛子面积2000余亩,新增就业岗位25人,并与国内一家上市公司签订了长期榛果供货协议,完成1200余万元的销售额,为榛农果实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城日报记者/丛玉杰 文/图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