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天起医药分开 医改后患者看病费用会否上涨?
4月6日,友谊医院,门诊楼的导医台设立了医改政策咨询台。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还剩一天,北京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就将正式启动医改。昨日记者发现,友谊、宣武等多家医院已经设立医改政策咨询台,并通过多种方式向市民进行医改相关宣传。
部分医院出现门诊量上涨情况
记者在宣武医院发现,医院门诊楼前挂起横幅,提示医院4月8日将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走进门诊楼,在门诊服务中心已经挂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咨询服务”的牌子,有专门的医务人员解答医改相关事宜。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孟莉告诉新京报记者,医院近期几乎每天都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医改政策的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政策的同时,也便于患者咨询。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楼每层都放置了介绍医改政策的易拉宝,其中写明各级别医疗机构医事服务费及报销自费金额等。记者向患者询问医改政策时,不少患者“头头是道”,对医改政策较为了解。
不过,也有市民担心医改后费用上涨。昨天,在人民医院门口,一位家住长春桥的老奶奶说,自己特意赶在医改前来医院检查身体,担心8日后费用上涨。记者随后从一家二甲医院及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近日两家医院也出现了门诊量上涨的情况。
西城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逾九成
记者从多家医疗机构获悉,为确保医改工作平稳过渡,医院进行了大量准备。
宣武医院药剂师张阳鑫介绍,为了在医改前完成阳光采购,他已经连续半个月没回家了。对医院1303种药品,他要一个一个进行比对,如果老品种中没有中标,就需要进行遴选。
海淀区卫计委介绍,海淀区以33家区属医疗机构为主体,以2015年和2016年静态数据为参数进行了两轮收入测算。同时,明确需要信息系统改造的273家医院,已全部完成系统改造(其中完成测试251家),完成医保联调测试236家。
为吸引患者下沉社区、促进分级诊疗,西城区也进行了一系列准备。记者从西城区卫计委了解到,目前,西城区已建立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为主体,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中医师、康复医师为补充,大医院专家及公卫专家为支撑,志愿者或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团队合作模式。构建全科-专科医生协同服务模式,调配专业化的慢病专家团队,参与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组建专科-全科慢病管理团队100支,挂牌社区首席专家,不定期参与团队工作,接诊上转病人。并开展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实现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线上互动,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目前,西城区共建设264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100个家庭医生工作室,重点人群签约率91.5%。
■ 焦点
1 医改后患者看病费用会否上涨?
据测算门诊患者费用有所下降,住院患者费用略有上涨
部分市民担心,北京公立医院启动医改后,将来看病开药的费用会上涨,到底是否如此?这个问题可以从医事服务费、医疗服务项目、药费三个方面来看。
医改之后,医院医事服务费迎来调整,三级医疗机构的医事服务费从普通门诊到知名专家,4个层级分别为50元、60元、80元与100元,二级医疗机构分别为30元、50元、70元、90元,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则为20元、40元、60元、80元。不过,由于医保定额报销,实际上患者在普通门诊就诊,在三级医疗机构仅需支付10元,二级医疗机构支付2元,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仅需1元。
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调整则有升有降,具体而言,上调了护理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比如普通床位费从28元调整为50元、针灸从4元调整至26元;降低了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比如PET/CT从1万元降低到7000元。而药品价格在医药分开与阳光采购之后,总体药价将下降20%。
就患者个体而言,由于每位患者在就诊疾病、治疗方案、治疗周期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费用会有不同影响。据卫生部门测算,门诊患者费用有所下降,次均降幅为5.11%;住院患者费用略有上涨,例均涨幅为2.53%。
2 二级医院可能迎来哪些变化?
部分慢性病病人可能会从三级医院分流到二级医院
位于海淀区的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是一家二甲综合医院,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富大鹏认为,从收入的角度来说,根据前期静态测算,医院的各部分收入有升有降,总量基本持平。在患者方面,医改后由于价格体系建设,部分慢性病病人可能会从三级医院分流到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患者分流到二级医院,是否意味着二级医院的门诊收入将有所增加?富大鹏认为这取决于医院诊疗水平,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医院学科建设不强、人才素质不够,二级医院的患者也可能往下分流到社区医院,而重点病人可能会选择前往三级医院,因为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医事服务费,刨掉医保,自费价钱是一样的。”
既然自费一样,患者想就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会否更青睐于大医院?富大鹏认为,为了加强分级诊疗,目前很多三级医院提供的是知名专家团队服务,患者就诊时因病情不同,一开始未必能接触到专家本人。能否留住患者,关键还是在于医院能否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3 社区医院如何承接下沉患者?
部分社区医院为全科医生配备助理,承担非专业工作
医改启动后,大医院患者会否分流向社区医院?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韩铮铮认为,社区医院具有方便、便宜的优势,加上医改放开采购目录,以前买不到的很多慢性病药品,现在也能买到,因此尤其是老年患者会更多选择社区开药就诊。
基层全科医生人手紧张,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问题,对此,韩铮铮认为社区有解决之道。她介绍,患者下沉,基层全科医生人手的确会紧张,但德胜为此做了两项前期准备。首先,将全科医生70%的工作量转移给护士、护士助理及药师,让他们承担基础建档、饮食指导等工作;另一方面,以后满足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可以在社区享受两个月长处方的便利,患者少跑腿,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
记者也从海淀区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针对基层人手紧张的问题,去年海淀区也为一些社区医院配备了助理,承担全科医生的部分非专业工作,如建档、预约病人就诊等。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戴轩 (责任编辑/张樵苏)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