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23位“两院”院士观察:分布在哪些科研领域

09.12.2015  17:54

“公布了!可以正式恭喜姜会林老师了!我校第一个培养出的非聘任院士!作为您的学生!我骄傲!”7日下午2点19时, 长春 泰友曲艺社班主太荣剑在朋友圈内发了一条信息,5个“!”,可见他内心的激动。他说,他一直刷新网页,直到长春理工大学公众号推送了消息,他及时转载,并配发了上述的内容。

除了姜会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外, 吉林 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吉红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安立佳2人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均为“60后”。至此,在吉工作的“两院”院士总数达到23人。

这些院士都分布在哪些科研领域?来自哪里?昨日,新文化记者登录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官网及各所属单位官网,获取23位院士的信息,进行了梳理——

姜会林

姜会林,1945年出生,1964年到长春理工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至2006年先后任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校长,现任长春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曾提出“用普通玻璃校正二级光谱”,据此设计的侦察卫星相机光学系统光谱象差为零,被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评价为“中国光学设计主要进展”之一,比英国的设计质量更好。他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二维电视腹腔镜显示系统”,并突破了“三维医用内窥镜”关键技术,研制出整机在医院使用,促进了微创伤手术发展,使我国成为少数研制出医用三维内窥镜的国家之一。

于吉红

于吉红,1967年1月出生,1985年至1995年,她在吉林大学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求学之路,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她曾这样解释自己研究的领域“分子筛”:“分子筛应用到石油工业中,简单说,就是大分子进去,在孔道里的活性中心裂解、催化,变成小的分子出去。”

在接受采访时,她曾表示,“男性有男性之美,女性有女性之美。美是一种追求,在于内涵,修养,气质,是一种多方面综合的考量。”

安立佳

安立佳,1964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9年和1992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

他在高分子非线性流变学、高分子特性粘度理论、高分子共聚物微相分离等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除了这些普通人看来艰深莫测的研究之外,安立佳和他的团队还致力于把研究变成人们身边的便利———他带领的团队利用先进技术,把玉米原料变为绿色塑料;根据他们团队研究成果生产的完全生物降解绿色食品塑料袋,已通过美国BPI认证,并实现万吨级规模产业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