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管理局采取措施推动服务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17.06.2015  17:13

  为贯彻公安部《关于提高出入境服务水平的意见》,落实全省公安机关警务模式转型升级朝阳现场会要求,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以切实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打造“规范、便捷、文明、高效”的品牌服务体系为目标,推动出入境服务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升级。

   推进服务管理规范化,由简单粗放向科学统一转型

  一是规范窗口建设标准。制定《公安出入境服务大厅VI视觉识别标准》,逐步实现全省出入境窗口外观标识、内部功能区域标识、宣传元素标识统一;制定《全省公安出入境窗口建设标准》,规范出入境窗口功能区域建设,探索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二是规范窗口流程管理。根据出入境证照受理量,将全省出入境窗口划分为大、中、小三类,因地制宜地推行“一窗快捷”、“预检辅助”、“自助前置”三种出入境窗口流程化管理模式,实现流程公示图形化、证件办理一体化、填表输入自助化、证件审批自动化;制定《全省公安出入境窗口制度规范》,实现科学规范管理。三是规范窗口民警服务。进一步规范出入境行政审批行为,培训优质服务技能,开展服务比武竞赛,推进窗口民警专职化,完成全省出入境服务窗口申报标准化服务体系认证。

   推进服务管理便利化,由事权集中向精简前移转型

  一是放宽出入境管理限制。取消省内跨户籍地办理出入境证件限制;取消办理出国(境)证件提交户口簿等身份证明要件;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及配偶、子女提供办理签证和居留许可的便利。2016年上半年,允许具备邮递服务资质的社会化机构,代办赴港澳再次签注等无需面见申请人的出入境证件。二是压缩出入境管理层级。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出入境证件受理审批权向基层下放,配套实行出入境受理员、审批员制度,落实基层责任,激发基层活力;下放受理、签注、审批、制证权限,激发涉外经济发展活力;争取更加优惠便利的中央事权政策,加快推进出入境“市县同权”进程。

   推进服务管理合成化,由单一管理向部门协同转型

  一是联通网上合成服务平台。搭建直接联系群众的出入境“第二服务窗口”,有效开展“网上信息采集、网上咨询办证、网上宣传互动、网上监督管理”。推动多警种、部门短信、微博、微信、互联网站等信息化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服务管理数据信息共享公用;推动出入境服务管理信息采集、反馈、发布社会化,逐步实现警种部门协同发展、办事群众积极参与、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互联网+合成服务”的现代服务管理模式。二是共享网下合成服务阵地。整合利用警种、部门和社会组织优势资源,形成网上合成服务平台与网下合成服务阵地联动。以实现出入境、交管、户政微博、微信互联为切入点,共享服务阵地和宣传渠道;进一步完善“外国人服务站”,试点设立“出入境服务站”,拓展派出所便民服务厅和企事业单位公安警务室服务内容;发挥因私出入境中介协会、外国人服务协会等群众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服务管理有序融合。

   推进服务管理品牌化,由被动服务向创新进取转型

  一是打造服务质量品牌。制定《全省公安出入境窗口星级服务质量评估办法》,评选“服务之星”、 “优秀服务案例”、“星级服务窗口”、“最赞出入境民警”及创新服务案例;创新开展出入境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出入境服务认知度和认可度,建成吉林省公安出入境“规范、便捷、文明、高效”的服务质量品牌形象。二是打造服务监督品牌。制定《吉林省公安出入境服务监督工作办法》,探索构建包括群众投诉举报、社会监督员、交叉互检、第三方机构暗访、现场突击检查、网上视频监督的多渠道、立体式监督体系;建立全省统一的出入境咨询服务中心和服务质量视频监控中心。

   推进服务管理团队化,由外部约束向内生动力转型

  一是建设“学习创新”型团队。全面加强出入境民警教育培训,开展基本外语技能和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加强新警培训,落实新从事出入境服务管理工作民警15天集中培训制度;培养建立出入境“青年专家和老警智库”队伍,带动提升整体业务能力;建立跨区域学习交流制度,开展地区内交流、省内借鉴和外省考察培训;在出入境大厅或办公区开辟文化专区,建立读书室,引导形成自主学习、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二是建设“人文关怀”型团队。大力开展“换位思考”和“爱心传递”活动,落实“领导每日值班和每周受理”制度,全面实行“窗口民警弹性工作制”,开展跨区域、跨行业“窗口换位体验”;开展全省出入境“暖心”活动,对接困难民警和社会弱势群众,开展常态化帮扶,彰显人本价值,凝聚出入境团队力量。三是建设“责任担当”型团队。树立责任意识,弘扬担当精神,开展出入境定责、履责、问责机制建设。在服务窗口进行在岗情况和岗位信息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领导落实“一岗双责”,狠抓作风建设;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开展“办证零超时、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竞赛活动,切实提升责任意识;强化典型带动,提倡兢兢业业、踏实肯干,鼓励善谋创新、攻坚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