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月:倾力打造现代生态型新城区
在长春的东南,有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净月高新区。
在这里,处处展现不同凡响的生态之美。一边是“满城树木半城园”的生态美景,一边是高端、清洁、高效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两者相得益彰。
在这里,处处充满创新创业的浓郁味道。创客“扎堆”、科技型企业集聚……汇聚成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动能。
“生态是立区之本、创新是兴区之魂,这两者是净月高新区助力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净月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净月高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条件,在产业布局上坚持差异化、错位发展,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在城市规划上,科学把握城市与生态、产业、人居的关系,致力于打造典雅现代的生态型新城区;在空间布局上,规划确立了“一核、三带、九园”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有效提升了区域整体价值。
在生态和创新的共同引领下,净月高新区实现了经济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3亿元,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7亿元,增长11.7%;全口径财政收入16.8亿元,增长6%;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3.2亿元,增长10.5%。
构建绿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生态,是净月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金指标”。
围绕这一“金指标”,净月高新区集中精力建设高端、清洁、安全、低碳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关联度强、辐射效应大的环境友好型项目。
仅在生态大街两侧,就能感受到净月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的魅力,从五洲国际皮草城到一汽金融中心,从明宇金融广场到复华未来世界,由点成线、由线成面,产业不断聚集,总量不断攀升,效益持续放大。
“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49.3亿元,增长9.5%。全区三次产业比重达到0.4:26:73.6”,“今年计划开工的183个亿元以上项目中,服务业项目占70%”,净月高新区提供的几组数据,是该区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最好证明。目前,净月高新区已有总部企业、金融和类金融企业、电商平台、现代商贸企业等现代服务业企业800余家。
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加快集聚,全区纳入科技部火炬统计的高技术领域企业达726家。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壮大,目前已引进知名文化产业企业40余家,建设文化产业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全区文化产业企业总数达300家,从业人员接近5万人。
打造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
将科技与文化完美结合的长春新曦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净月高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代表之一。该公司自主研发了大数据库,现在拥有近3000种恐龙的3D数据,可以应用到多媒体、科普类电视剧等领域。
在净月高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扎堆,汇聚成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动能。目前,已落户各类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科技孵化载体16个,孵化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科技孵化载体8个,占全省总量的1/4……科技创新动能不断释放,使净月高新区创新创业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整体提升。
为加速创新,净月高新区还制定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若干政策”,从孵化载体建设、创新能力提升、研发平台引进、新兴产业集聚、投融资企业发展、高层次人才入区六大方面对创新创业活动给予政策支持,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创新发展。实行支持企业发展的“535”人才计划,储备海外高层次人才2000多人。
生态与城市建设携手并行
徜徉于净月高新区的大街小巷,仿佛置身于秀丽的画卷,“城在林中、人在绿中、一路一景、一路一花”,生态之美令人称赞、让人眷恋。
全域绿化率高达41.5%的净月高新区,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之城”。“近5年来,新增林地1192公顷,栽植各类苗木300余万株,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1%,净月潭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86.2%。”净月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城市建设方面,净月高新区以生态为本,大力实施“东林西进”“南水北连”,建设了净月生态广场、净月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景观,今年预计新增城市绿地27.31万平方米;注重高档社区建设,开发了伟峰东樾、远洋戛纳小镇、和记黄埔御翠园等30多个高档社区,提升了城市品质;注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打造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科技馆、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彭祖述艺术馆等16座涵盖自然、历史、人文、科技等不同类别的文化场馆,培育了五洲国际、巴蜀映巷等多个特色商业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