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农民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火爆背后的思考

25.03.2015  09:2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净月区失地农民逐渐增多。24日9时,在净月街道办事处招聘大厅举办了一场以“搭建供需平台 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失地农民专场招聘会。据不完全统计,招聘会上辖区39家企业提供了包括家政、收银、餐饮、技工等不同种类的200多个岗位供失地农民选择就业。

   招聘会异常火爆

  昨日9时,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此次招聘会的有300余人,招聘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招聘企业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百余名求职者当场签订招聘协议或意向书。

  记者了解到,为让更多失地农民获得就业机会,净月街道办事处经过深入调查和细致研究,决定举办失地农民专场招聘会。连日来他们采取多种手段,全方位、大规模宣传,工作人员在辖区张贴海报、悬挂条幅标语及利用街道办事处的短信平台发布信息5000余条,大部分失地农民接到了此次专场招聘会的通知。

  记者通过采访失地农民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了解到,这些失地农民多年来没有固定工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目前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这些失地农民转变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为其获得固定工作搭桥铺路,真正让他们从“农民”变成“市民”。

  近年来,很多失地农民向往城市生活,在城里买了房,虽不断努力求职,却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他们在就业问题上不能称心如意,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问题 得失地补偿后不愿找工作

  据了解,这些失地农民年龄多在35岁至55岁间,而用人单位喜欢聘用年轻人,直接导致这部分失地农民赋闲在家。

  前来参加招聘会的赵先生今年48岁,他说自家的地十年前被占用,得到了补偿款,虽然得到钱了,仍担心自己将来的生活有无保障。净月区人社局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有了着落,给失地农民吃了颗“定心丸”。“我今天相中一个洗车工的岗位,谈得挺好,基本差不多了。”赵先生开心地说。

  40岁的失地农民陈先生说:“得到补偿款后我感觉这笔钱够用一辈子了,开始坐吃山空,后来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便来找工作,想有一份固定收入。

   问题 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

  记者采访一些失地农民了解到,制约他们求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37岁的刘女士此次前来应聘收银员的岗位,用她的话说,没想到这辈子能有机会像城里人一样工作。“我们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初中毕业后就不上学了,在家务农。”刘女士说,因为文化素质低,她找工作时到处碰壁,“用人单位不是嫌我没学历就说我没有专业技能,一直找不到工作。”刘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净月区就业服务部门为像她一样的失地农民开展了各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新成长劳动力培训、企业新吸纳农村劳动者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我学到了一些技能,现在能够胜任收银员这个岗位的要求。”刘女士说。

   问题 眼高手低 适应社会能力差

  前来应聘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总想找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不愿干体力活儿,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工作起来总出纰漏,后来被辞退。现在他转变了观念,又找到一份新工作,决定踏踏实实干。

  净月区劳动局局长冯桂明介绍说,政府部门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失地农民心态变平和,帮助他们积极投身到就业创业中,变身为企事业单位里的保洁员、工厂里的技术工人,还有的做生意当老板,真正从“农民”角色转换为“市民”角色。

   问题 自己找工作被骗 吃亏吃怕了

  50岁的失地农民孙先生十年来一直在外打工,不是被人骗就是迟迟拿不到工钱,让他对找工作一事失去了信心。“对方单位是否具有正规资质很难查证,一些网上中介声称可以帮助找到好工作,可在应聘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孙先生说,“这次招聘会是街道办事处举办的,我觉得靠谱。

  政府部门搭建平台举办招聘会,不仅求职者放心,用人单位也觉得踏实。某商场负责此次招聘工作的戴丹阳告诉记者,这次他们计划招聘4个工种32个岗位,不到一个小时已全部招满,她非常满意。“我们对于街道办事处是十分信任的,因为街道办事处了解求职者的情况,他们会向求职者介绍我们公司的相关资质和用人要求,求职招聘的成功率高。”戴丹阳说。(记者 李金昊)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