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微笑就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在全国率先推出“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和“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在全国首创“联银快付”支付产品,在全省独家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金融网点全覆盖,连续三年在吉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中名列第一……
在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一支能征善战、敢于胜利的团队。这个团队的领头人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唐忠民,“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每每提到他为之拼搏的农信事业时都说,企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非典”期间进京争取改革试点
2003年“非典”期间,当唐忠民得知国家要建立首批省级联社试点时,立即向省政府呈送请示,得到时任吉林省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儒林的重视,随后抢抓机遇,不顾当时的严重疫情,随队进京到银监会汇报工作,积极参与为我省争取首批农信社改革试点,让我省成功成为全国首批八家试点之一,不仅为我省赢得了51.2亿元的资金支持和三年营业税全免、所得税减半的政策支持,还为我省更早的启动农信社改革赢得了先机。
政策有了,但企业如何利用好政策向前发展一直是唐忠民思索的问题。2010年,走上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位置的他带领团队大胆实践,坚持改革创新,率先提出创新完善“六大金融”,即创新完善“普惠制金融、县域特色金融、农业现代化金融、城镇化金融、全民创业金融和生态金融”,深度融合县域经济。2010年以来,农信社组织投放各类贷款近4,300亿元,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3,500亿元,贷款投放量连续三年居全省商业银行首位,缴纳税金40余亿元。
关注民生帮助学子“圆梦”
为适应农业生产的新形势、农民需求的新变化,唐忠民带领吉林农信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创新五大类、104个金融产品,初步形成了覆盖农村金融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
2011年,吉林农信启动“圆梦”工程,与吉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开展委培合作,招录偏远乡镇贫困家庭子女。几年来,通过“定向招生、委托培训、返乡工作”的方式,面向吉林省内99个偏远乡镇的贫困农村家庭,定向招收高考分数在300分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150人。目前,吉林省联社已经委培训三期班,共计培训农民子弟250人。
此外,吉林省农信还按贷款用途定制了粮满仓、菜农乐、特产宝、畜牧丰、农机宝、创业通、消费宝、劳务快车、助学宝等贷款品种,实行“按用途授信、按种类发放、分别立据、专款专用”,不断满足农户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在全国率先推出“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和“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破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省政府的肯定和推广。“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获得“全国最佳农户金融产品创新奖”。
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农民享受城市市民一样的金融服务,唐忠民带领他的团队大力推进“四个一”工程建设。以助农取款为突破口,以解决农民取款难为重点,依托“一个小卖店、一名信息员、一台POS机、一部电话”,在村屯建立助农金融服务点,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刷卡消费、查询、取现。
在梨树第一家助农金融服务点,当唐忠民看到80岁的村民通过POS机取出100元钱,露出开心的笑容时,他说,“农民的微笑就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目前,农信社在全省独家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金融网点全覆盖,建设助农金融服务点5,793个,实现取款、消费、缴费、转账等综合业务,全面开通农村金融服务“绿色通道”,让不管是位置偏僻的、还是交通不便的村屯,都能享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助农金融服务点的设立,还实现了新农合、新农保的补贴发放。
多年来,唐忠民理事长始终坚持农信事业“因农而生,随农而变,为农转型,助农富强”的工作理念,深入一线、贴近基层,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唐忠民理事长满怀对“三农”的热爱之情,足迹踏遍了全省所有的县域、绝大多数基层乡镇和无数的农户企业。他将汗水化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甘甜雨露,播撒到白山松水间。
中国吉林网记者 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