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老三样” 农民“新三盼”——来自吉林东部农村的供给侧改革调查

07.04.2017  09:14

  早春时节,吉林东部山区寒冰白雪依然可见,这里的春耕生产要比吉林中部晚上近一个月。但“人勤春来早”,农民们因地制宜,已经着手准备种植经济作物。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当地多数农民来说,“农资、科技、信息”的备耕“老三样”不再是问题,而愈加期盼农产品加工流通、金融支撑、绿色品牌打造,也折射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

  有“”无库盼仓储

  临江市大栗子街道望江村虽然地处边境,但当地生产的蜜汁葡萄、李子和蔬菜却是远近闻名的抢手货。

  走进望江村,一栋栋塑料大棚整齐排列在村路两旁,棚外摆放着一盆盆准备入棚的黄瓜苗。“大棚除种葡萄外,还套种些黄瓜、芹菜。露地种植以李子为主,挂果的有300多亩。”村支书王绪有把记者带进棚内,“大家能吃苦,技术掌握得也比较成熟。关键是国家扶持棚膜经济的政策好,对我们这种移民村还有扶持资金,大家都鼓足干劲谋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望江村就开始引导村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将全村1480亩耕地全部发展果蔬种植。棚膜果蔬栽培既丰富了“菜篮子”,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2016年,村民平均收入达1.4万元。

  在望江村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果蔬种植也繁荣起来,但区域性饱和也倒逼望江村将销路闯进了几百公里外的长春果蔬市场。然而,物流和仓储却成了头疼的事。“鲜食果类不耐运输,村里仅有的一个储藏量为50万斤的冷库也只能储存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好东西运不出、存不住,大伙儿干着急。”王绪有说。

  当地一些干部表示,村集体缺少建冷库用地,如果在周边城镇中建,政策扶持资金更多针对企业。他们建议,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扶持的重点,打通政策投入的壁垒,盘活城镇与乡村的资源共享。以冷库为例,企业的冷库如果能为农村所用,将带动整个村庄的致富发展。

  规模发展盼资金

  10年前,临江市四道沟镇四道沟村的林庆凤联合六七个农户成立了山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搞起了葡萄种植。

  如今,林庆凤尝到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甜头。“土地流转后,一亩地农民能挣1000元。规模经营形成品牌效应,葡萄销路好,不愁卖。农民和合作社实现双赢。”林庆凤说。

  摊子越铺越大,合作社陆续建起了葡萄酒加工厂、养鸡场,上下游链条初步形成。今年,合作社又流转了50多亩地种植蒲公英。

  眼瞅着过完清明节就得追肥了,合作社在资金上犯了难。“销路、技术都不愁,就愁资金。买果树、雇人工、扩大再生产都得需要钱。”林庆凤说,“贷个两三万元啥也解决不了,想多贷些,但是房屋和果树都做不了抵押物。

  四道沟镇副镇长王永坤告诉记者,土地确权以后,确权证能够作为抵押方便农民融资,国家政策非常好,但实际操作中,银行为规避风险,农民想贷款还是难。

  绿色食品盼认证

  四道沟镇坡口村于彩祥父子在当地是领军人物,家里除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外,还有4个大棚套种葡萄和蔬菜,另外还种着三十亩的大田人参。

  “我栽种的葡萄和蔬菜都是绿色食品,现在正研究申请绿色有机认证,镇领导也帮着跑特产局,目前认证环节还是挺繁琐。”这些年,于彩祥心里一直憋着股劲

  搞有机种植源于儿子于琦的一次实习经历。5年前,于琦到深圳实习,看到当地的有机草莓从11月卖到来年7月,“这比种苞米的收益大多了。

  警校毕业后,于琦看中了家乡的农业资源,开始研究起有机种植。他们父子改良土壤、以土养参、施用无公害生物菌肥……从种地解决温饱到如今转型升级搞有机,于彩祥信心满满。“这是农业发展趋势,咱得往前赶。如果将来拿到了有机认证,打出了品牌,希望政府也能帮助我们做好品牌的运营和推广工作。”他说。

  吉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磊表示,农业在升级,农民也在升级,随着返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以及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农民对于供给和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应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激活资源要素潜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