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村电影事业的缩影——舒兰电影放映的历程
一
1940年舒兰县城从朝阳搬迁到现在的舒兰城区,1943年伪政府修建了有400个座位的“舒兰会馆”(后称电影院),这就是舒兰第一家电影院。当时放映的是无声电影,票价较高一般百姓是看不起的,因此,每个月放映电影的次数少,看的人也不多。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0年,吉林省电影教育工作第十八队派驻舒兰县,在舒兰广大农村巡回放映电影。电影队要对机器进行维修,人员冬季集中培训,还有天气的因素,每年到农村放映的时间也就是半年。由于地广村多,一年下来有的村还是看不到电影。1955年,驻舒兰的吉林省电影教育工作第十八队易名为吉林省电影放映第十八队,又增加了吉林省第六十放映队;1956年又增加第七十四队和第七十五队。在此期间电影放映队的行政管理、人事财务隶属吉林省文化局电影总队。1953年以后由于放映队增加了,由原来的巡回12个区放映,逐步可以扩大到108个放映网点,每年保证农民能在放映网点按时看到电影。
驻舒兰放映队在放映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二人操作法”、“三人轮换制”的放映经验,受到了吉林省文化局的肯定,并向全省放映队推广,在1953-1955年间连续被评为一等模范队和先进放映队,队长刘辉被评为全省一等劳动模范。1956年他代表吉林省电影工作者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的接见。舒兰电影工作的前辈勤恳、务实、努力地工作,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二
1958年吉林省将驻舒兰四个放映队交舒兰地方管理,舒兰成立了“舒兰电影事业管理站”,1978年升格为“舒兰县电影公司”,隶属于舒兰文化局,归吉林电影公司业务管理。其下辖10个乡的电影管理站、城区的人民剧场、平安电影院等基础单位,有职工115人。据1985年末统计,舒兰共有电影院(俱乐部)15处,其中城区有2处、厂矿9处、乡镇3 处、村1处。当年的电影管理站和后来的电影公司自1958年-1985年共举办电影放映技术学习班13期,培训电影放映人员385人,为当时电影进村提供了技术保证。“文革”结束以后至1990年左右,各个行政村逐步都有了放映机,这385人大多数都是为行政村培养的本村放映员。放映员的社员身份不变,平时正常参加生产劳动,放映电影时误工补工。村里有放映机,又有自己的放映员,这样农村看电影就大大地方便了,可以说想什么时间看就什么时间看,看电影的决定权由原来县电影队改到了在村里。由于村里自己可以放电影,原来放映队的人员就由放映改为电影管理,所以,当时各乡都成立了电影管理站,负责影片的发行和电影放映的技术指导。
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文艺娱乐还是非常匮乏的。舒兰的小电影院每次上演新影片,可以说是一票难求。人们为了看上电影宁可少吃一顿饭,孩子们的零花钱基本都是准备留着看电影用。人们都有先睹为快的心理,因此,一部电影放映,头几场时,电影院外都是人山人海,即使是开演了人们也不愿散去,还想等一旦有人退票,满足自己的先睹为快。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由此可见那时电影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当时电影在广大农村更是备受欢迎。年已八旬的赵景彬老人,是当年驻舒兰第十八放映队的队员,回忆起当年去农村巡回演出时,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他动情地说:“五十年代初,我们去农村演电影,农村没有电,我们是自带汽油发电机,用发电机发电供电影机播放电影。没有见过电灯的农民,当我们发电机响起,电灯亮了,场上是一片欢呼声,那场景是我终身难忘的。农民没有看过电影,当影片中有火车、汽车出现时,怕火车、汽车压着自己,好多人吓跑了;上演战斗片,有的孩子竟然起早到幕布下寻找子弹壳。这些事现在听起来可笑,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令人难忘啊!我们电影队每次来或去时,大人孩子都远接近送,特别让我不能忘的是,在东部山区那里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这地方从来没有什么热闹,村里来个锢炉匠(锔锅的手艺人),我们都把出门子(结婚)的姑娘接回来看热闹,你们再来演电影早告诉一声,我提前把女儿接回来,看电影是我们这的大事。’去哪个屯他们都是把最好的食品拿出来给我们吃,今天想起来还是十分的感动。农民的热情,和对电影的需求及渴望,激励我们努力地工作,所以我们那时不分节假日、星期天,只要是下乡巡回,我们就是天天放映,从不计较任何报酬。1954年的大年三十,我们在单位修理机器,初一我们就去水曲柳放映,整个春节根本就没在家过。那时候让广大农民看上电影就是我们放映人员最快乐的事。”
四
电影队来村里演出真的是一件大事。当时是这个村演完了,就出车送到下一个村,依此类推。只要电影队进村,不论农活多么忙,领导都决定当天提前收工。如果看电影时间长,在电影结束时,放映员替领导播一个通知,明天早饭前不上工可以睡个早觉。学校因为晚上演电影都少留作业。那时候要求县里的领导下乡各家各户轮流吃饭,电影队也一样。电影队虽然说是到各家各户轮流吃饭,其实他们吃饭的人家是村里领导指定的(挑干净、会做饭的人家),而且吃的饭菜都是由村里提供的,享受村里最高档客人的待遇。
当时的青年人,一部电影看完一遍并不满足,第二天,邻村演的时候,往往三五成群结伴再去看,一场接一场,连续转场看三两个晚上是经常的事儿。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放电影期间,开始只演纪录片,当时对放映的内容有“阿尔巴尼亚飞机大炮,朝鲜又哭又笑,中国新闻简报”一说,但演的即便是新闻简报,人们也是撵着看。后来反复演那八个“样板戏”和《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电影台词人们都能背下来了,还是从这屯撵到那个村地追着看。
电影下乡巡回演出费用的收取情况是这样的:在解放初期,还没有集体经济,电影队入村以后,由村里安排人挨家挨户按人头平均收取。当时有的人家没有钱就用鸡蛋顶钱,然后由村里卖了鸡蛋,把收取的钱交给放映队。有了集体经济以后,每年年终决算时就预留下来年的电影费,这笔钱是专款专用。因为,预留的多大家看电影场次也多,人们还真的想多预留些,好能多看几场电影。
“文革”结束了,电影放映进入新时期,以前的老片解禁,新片增多。放映的片多了,舒兰有自己的放映队。后来各乡有自己的放映队,乡里就有演电影的决定权,再后来成立电影管理站,村里有了放映机,村里想什么时间看电影,就可以放一场,以至各人家有个大事小情演一场电影感谢父老乡亲,也是极为普遍的事。因此,这个时候是舒兰电影发展的鼎盛时期。
现在农村轰轰烈烈的电影放映时代已经远去,电影队放映的电影,和看电影的经历与快乐,是一代人永难忘记的记忆。(陈友义)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