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秦和委员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

06.03.2015  12:33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大的短板。”对于农村教育这个话题,秦和委员有着深入的思考和长久的关注。在小组讨论休息的间隙,秦和委员和记者谈起了农村教育。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重大项目,农村教育面貌大为改观,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秦和委员认为,成绩固然显著,但同时也要发现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教育虽然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愈发凸显。”秦和委员说,在办学条件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差距逐步缩小,但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依然很大。“近年来,因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习障碍和缺乏学习兴趣,已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首要原因,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她认为,加强农村教育,不仅要持续缩小办学条件差距,更要关注农村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键靠教师。如果说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大短板,那么教师队伍则是制约农村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最为薄弱的环节,亟待加强。”为此,秦和委员做了详细的调研。

      秦和委员介绍,目前,我国共有农村教师(不含县镇)330多万人,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培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农村教师数量保持稳定,学历层次明显提升,待遇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农村教师在数量上、结构上、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农村教育内涵发展的需求。而且,当前农村教师队伍还面临着地位和待遇偏低,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长期从教;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管理制度僵化,教师队伍活力不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滞后,针对农村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薄弱等问题。”秦和委员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还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改革,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我认为,可以加强省级统筹,以便尽快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待遇保障问题。”秦和委员建议,可以通过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保障体制,将农村教师工资保障责任由县级上移到省级,从而大幅提高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的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长期从教。“还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各地不折不扣落实教师编制管理规定。”秦和委员建议对全国教师编制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坚决纠正占用教师编制行为。同时,应尽快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用3至5年时间,将不合格教师清理出教师队伍,为解决农村教师缺编问题争取空间。

      针对农村一线教师素质提升的需求,秦和委员认为,应该改革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在职前培养方面,要进行结构调整,稳定并适度收缩规模,加强紧缺教师的培养。“要不断创新选拔模式和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强化教师价值观教育,真正培养品行好、懂教育、爱教育、爱学生的好教师。”在职培训方面,秦和委员建议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向农村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倾斜,让所有农村教师有“充电”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在培训机构之间形成竞争,把选择权交给教师,从而保障教师培训的质量。

      秦和委员还呼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表彰奖励,以增强社会各界对农村教师的社会尊重和职业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我也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对优秀农村教师的表彰奖励,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