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市深挖秸秆“富矿”

24.11.2014  13:27

  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农民用大型农机回收地里的玉米秸秆。 辛力 摄

  过去,玉米秸秆除了供农民生火做饭、饲喂牲畜外,只能被当成垃圾扔掉或就地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定向招商,引进秸秆造纸厂、生物质发电厂,引导和鼓励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利用玉米秸秆,挖出了一个取之不尽的“富矿”。

  农民增收新渠道

  初冬时节,在榆树市恩育乡恩育村一座占地50平方米的彩钢房内,3名工人正分工协作,将一捆捆玉米秸秆加工成一袋袋固化颗粒。“这个项目太好了,不争人、不争地,还不占用农时。收完秋儿,在村里找两个人就可以开工了!”说起自家的秸秆固化颗粒项目,农民李洪玲高兴地告诉记者,用玉米秸秆生产固化颗粒供村民生火做饭、烧炕取暖,不仅让农村用上了清洁能源,还让她在家门口干起了自己的事业。

  “现在,我们村不少人家用环保节能燃烧炉做饭、取暖。”李洪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花1500元收购一公顷地的玉米秸秆,可生产5吨固化颗粒。一吨固化颗粒的成本不超过500元,以800元的价格卖给村民,可净赚300元,一年生产500吨就能赚15万元。

  企业发展新项目

  连日来,德惠市米沙子镇梁家村的玉米秸秆经纪人徐志有忙得不亦乐乎,指挥着两台秸秆打捆机转战于不同的地块。徐志有告诉记者,他从3年前开始回收玉米秸秆,每年都能收1万多吨。“一垧地能出7吨左右秸秆,经过压缩打捆后,每吨能卖250元到300元,刨去人工和机械的成本,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收这么多秸秆卖给谁啊?”“卖给‘国能’,他们用这东西发电。走,我带你去看看!”跟随徐志有的秸秆运输车,记者来到位于德惠经济开发区的国能德惠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只见院内堆放着一座座小山似的玉米秸秆、水稻壳、花生壳。几辆大型铲车正将这些原料铲进传送带,“”到电站锅炉口中。

  “电厂日燃烧秸秆、谷壳等燃料800吨,发电量70万千瓦时。”国能德惠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2009年5月落户德惠,2013年3月正式并网发电,年发电2亿千瓦时,消化秸秆20余万吨,相当于10万吨标准煤,减少大量废气排放,每年让周边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

  无独有偶,落户德惠经济开发区的“泉林纸业”,同样也是以玉米秸秆为“”。大型集团化企业——吉林泉德公司以浆纸业为核心,其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处理玉米秸秆200万吨,年产秸秆浆60万吨、纸70万吨、食品医疗包装盒40亿只。

  农业转型新方向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直接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减少秸秆焚烧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地“后劲”。同时,引进一些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帮助农民“变废为宝”、增加收入。

  “我市秸秆产量每年都在1300万吨以上。”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于2011年启动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进行推动,秸秆还田量约为130万吨。全市现有秸秆发电项目2个,年可利用秸秆40~50万吨。另外,目前我市秸秆颗粒加工已粗具规模。吉林省崯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秸秆生产固体生物质燃料,年可消化秸秆16万吨;达远能源公司在恩育乡建设秸秆颗粒燃料加工厂7家,年可消化秸秆5万吨;农安县引进的吉林固得为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秸秆成型燃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秸秆作为工业原料,潜力巨大。长春大成新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5万吨秸秆糖项目计划12月份正式投产,年可利用秸秆10余万吨;吉林省凯禹废弃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利用秸秆生产纳米二氧化硅、活性炭等产品,年可利用秸秆20万吨……如果上述项目全部投入运行,年可消化秸秆560万吨左右。(记者 李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