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发展规律的战略谋划——写在浙江实施“八八战略”15周年之际(上)
2018年7月1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保健村的河道上,河长及工作人员乘船巡河。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战略,是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
改革开放的浙江,从2003年起,15年矢志不渝,在省域范围内,持续实施了一项战略规划,一张蓝图画到今天。
这项战略规划,就是“八八战略”。从谋篇布局到开篇破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力亲为,深刻洞悉发展大势、深邃思考发展大略,为浙江赢得了战略主动、抢占了发展机遇。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说,“八八战略”是贯彻中央精神、结合浙江实际的产物,它给浙江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全面的、深刻的、长远的,不了解“八八战略”,就不足以了解新世纪以来浙江的发展,就不足以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率先实践。
“八八战略”究竟是什么?它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诞生?又有什么样的神奇魅力,成为浙江发展的“成功宝典”?
历史性关口的历史选择
深入理解“八八战略”要有历史思维。
“八八战略”提出的时间是2003年。15年前的世界和中国、15年前的浙江,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关口”。
先看世界。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重组,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加速产业转移和布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中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开放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机遇。
再看中国。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中央殷切期望改革开放一路领跑的浙江,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
当时的浙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率先出海弄潮多年,积累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人均GDP已经迈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正是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浙江之前的发展偏重于经济,经济又比较偏重于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县域经济、小城镇经济,由此产生诸多“低、散、乱”的先天不足。
2003年,全省用电统调负荷实际最大缺口超过7000万千瓦,累计拉电损失量占国网公司的一半,占华东电网的92%。要素供给和环境承载力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趋明显,发展不协调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增多。
面对发展中的“制约之痛”,面对不期而遇的“成长中的烦恼”,习近平意识到,浙江发展的“关口”已经提前来到,提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腾飞期、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各项改革的攻坚期、开放水平的提升期、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习近平说,我们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必须要以全球的站位和世界的眼光,进一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推进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正是在这样一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节点上,2003年7月,习近平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代表省委在总结浙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次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
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理论界专家认为,在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历史背景下,浙江提出并实施“八八战略”,是对浙江发展历史进程的准确把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省域层面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担当。
跨越时空的思想传承
任何一项重大的抉择,离不开深思熟虑的战略智慧,离不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特别指出,“八八战略”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
他在浙江工作期间,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
刚到浙江工作之初,习近平就开启了马不停蹄的调研之旅。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以调研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成立了省委财经工作领导小组,重点研究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要决策和重点工作,确定了21个重大课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告诉记者,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身体力行,深入基层,问计于干部群众,商讨于企业家经营者,走访在田头车间,思考在奔波旅途,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正是在深入比较研究全国各地的改革发展经验,深刻梳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分析存在的突出矛盾基础上,“八八战略”的重要战略思想才得以形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八八战略”虽是一个省域层面的战略,但主政者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具有总揽全局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八八战略”中的两个“八”,含义各不相同。
第一个“八”,所指的“八个优势”,并非单纯指已经体现出来的优势,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实际作出的总体把握,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具体而言,是将已经显现出来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好,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对于一些劣势,要通过努力转化为优势,或者避开劣势。
第二个“八”,是指八个方面的举措,是针对进一步发挥、培育和转化优势提出的。通过实施这些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
更为重要的是,“八八战略”前瞻性地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方面内容,具有高度思想性、精神传承性和战略延续性。这种精神上的契合与传承,成为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钥匙。
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与他在多个地区、多个岗位、多个层级的工作实践分不开的。“八八战略”和“四个全面”在精神上是契合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治国理政风范。
从体制机制创新到全面深化改革、从长三角一体化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美丽乡村到乡村振兴、从生态省到美丽中国、从创新强省到创新强国、从海洋强省到海洋强国、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国、从健康浙江到健康中国、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
跨越时空的战略思想,一脉相通。
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
“八八战略”不是管一地一域的,不是管五年十年的,而是管全局、管长远、管未来。
过去15年,“八八战略”为浙江的“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初步证明了“八八战略”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放眼未来,它能继续经受历史的考验,而且仍有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这是因为,一方面“八八战略”契合浙江发展实际,抓住了核心问题,击中了根本要害,着眼于时代机遇,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结合;另一方面,还在于“八八战略”体现的战略格局、世界胸襟、系统方法、卓越追求,始终能提供一种方法论、世界观的指引。
——“八八战略”蕴含的价值观,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八八战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八八战略”蕴含的实践观,是一切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实施过程中,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
——“八八战略”蕴含的辩证观,是善于把握优势、努力补齐短板。善于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思考问题,深入挖掘优势、尽快让劣势转化为优势,把先发优势变成可持续的优势。
——“八八战略”蕴含的整体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综合思考与全面部署,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八八战略”蕴含的政绩观,是“功成不必在我”,立足长远谋发展。15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就是历届省委带领群众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实施“八八战略”的结果。
——“八八战略”蕴含的使命观,是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这是总书记对浙江的新嘱托、新期待,是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再创辉煌的新使命与新要求。
日前在浙江举行的“‘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评价,浙江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范例。一个理论体系,如果能够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必然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八八战略”要管长远,它必然是开放性的,必然要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内涵。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表示,进一步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必须充分认识和深刻体会“八八战略”所蕴含的深远的历久弥新的历史价值,持之以恒地推进“八八战略”向纵深发展,让“八八战略”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