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念“科技经”的养蚕人——记柳河县农安村村民刘荣庆
“老话讲,‘勤喂猪、懒养蚕,20多天见现钱’。其实啊,养蚕可是个技术活,不是那么好干的。”蚕农刘荣庆,一边忙着对蚕子进行冬管,一边对记者说。“2015年总体收成不错,我还准备加大投入,做好合作社管理,今年争取再增加产量,让社员都能多挣点钱。”
刘荣庆,是柳河县时家店乡农安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萌生了养蚕赚钱的想法。说干就干,他承包了村里60亩柞林,播了2公斤蚕子。
“养蚕要念科技经,蛮干是不行的。”讲起第一年的失利,刘荣庆连连摇头,因为缺乏知识和经验,两个月就把一年辛苦种地的钱都赔进去了。
痛定思痛,刘荣庆调整了思路,开始了他的“养蚕求知路”。2011年元旦,他专门到柞蚕产业大县西丰学习养蚕技术。经过一番努力,他掌握了从选种到培育再到如何让柞蚕高效做茧、如何保存等全过程,闲暇时,他还不忘上网查阅资料取经。心里有底了,刘荣庆又进行了一次柞蚕养殖尝试,这次喜获丰收,一下获利4万多元。接下来几年,他不断扩大柞蚕养殖的规模,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2013年,看到原本只靠种地为生的老刘一家脱贫致富了,不少村民对养蚕也跃跃欲试。刘荣庆不仅免费提供技术,而且赠送优良的蚕子。在他的带动下,当年就有4户村民增收了12万元。
为了让养蚕事业更好地发展壮大,让更多人脱贫致富,2013年7月,刘荣庆成立了柳河县荣盛柞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厂房、冷库,购置了镜检的相关仪器,开展了培育蚕子、养殖柞蚕、收购蚕蛹、培育红蛹、“神仙”蛹等业务。规模逐年扩大,合作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各地收购商开始主动找合作社上门收购,很多农户顾虑的销路问题也迎刃而解,周边更多的农户加入养蚕“大军”中。
如今,合作社已有柞蚕养殖户66户,其中贫困户29户,全年总产值达到920万元。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啥时候大家伙都富了就好了!”刘荣庆说,他还要继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努力帮全村的父老乡亲都摆脱贫困的阴影,踏上全面小康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