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兴于盛世 圈楼:闹市中走来的长春雅集
细节处还能看到曾经的旧模样。 长春 晚报 记者 石天蛟 摄
提到重庆路的“圈楼”,长春人再熟悉不过了,花鸟鱼虫、古玩字画、奇石玉器,在这里都可以买到。就算是没有购物需要,去逛一逛,也称得上是惬意了。今天的圈楼,可谓是“雅集”,有丰富内心的文人雅士、追求恬淡生活的白领小资,都喜欢到这里寻找自己的同道中人。
今日“圈楼”的“雅”却发端于昔日“圈楼”的“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圈楼”是长春市最大的副食商店,这里经营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生鲜副食、柴米油盐。对此,很多老长春人还有清晰的记忆。无论是昔日的副食商店,还是今日的雅文化集聚地,“圈楼”始终与长春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积淀了丰厚的人气和底蕴。
始建于伪满时期
是为日本人服务的副食商店
在记者的寻访中,多数老长春人对“圈楼”的记忆都是解放以后了。而据史料记载,“圈楼”始建于伪满时期。老长春人为何对最早的“圈楼”的记忆很模糊?记者从长春地方志专家于祺元先生这里,找到了答案。
于祺元介绍,“圈楼”及其周围的开发是在伪满时期,由日本人完成,当时是作为生活服务设施开发建设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长春后,在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以西,北安路、重庆路一带,日本人修机关、盖办公楼,但这一带几乎无居民楼。而此时,很多日本军队、职员的家属也移居长春,于是,在大同大街以东的区域,建起了很多居民楼,这些日本的居民楼多是带院子的小平房。除了北安路、重庆路一带外,桂林路附近也是日本人生活的区域,也分布有不少这样的房子。随着居民区的修建,生活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圈楼”及其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都是在伪满时期开发的。于祺元称,其建设年代大约为1937年左右。伪满时期,“圈楼”的功能是副食商店。当时,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居住区大致以大经路为界,以西是日本人居住区,这一区域中,除职员外,几乎不见中国居民。
历岁月沧桑
见证长春市民的生活变迁
解放后,日本人当年在长春的居民楼和生活设施大多被拆除,但“圈楼”得以保留至今,在长春市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或缺的记忆。“圈楼”在解放后,还一直延续着副食商店的功能,1966年划归国营,1984年更名为重庆路副食商场,后又更名为长春圈楼商贸城。
陈学奎老人对长春大街小巷的历史了然于胸,要了解长春“圈楼”,自然少不了他。当记者问起“圈楼”昔日状况时,陈学奎称,自己对这儿可是太熟悉了,那是他年轻时经常光顾的地方,他描述了“圈楼”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样子。当时的“圈楼”有南、北两个大门洞,进去之后,两边共有4个小门,对外营业的楼层主要是一楼和二楼的一小部分。“圈楼”当时的功能还是副食商店,但与今天琳琅满目的副食相比,当时的商品相对单调,有海鲜、几类肉食、各种白酒、活鸡等,当时需要拿票来购买。
陈学奎称,当时的“圈楼”是长春最大的副食商店。他印象中,那时已经有海参出售,价格是5元一斤,但这也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费得起的。本报“老长春”群的群友许长久称,1993年,根据商业形势的发展,“圈楼”扩建成超市,也是延续了副食商场的功能。
往来无白丁
今日“圈楼”彰显“文化城”内涵
在时代的大潮中,如今的“圈楼”已经成为长春知名的老字号商业企业。它历经国企发展瓶颈,顺势而为,完成体制改革后,企业再次焕发了青春。重新升级后的长春圈楼有5层,营业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经营名贵花卉、绿植、观赏鱼、珍奇玉器、奇石、瓷器、工艺品、木艺根雕、古木家具、名家书画等,还有名人工作室、装裱、书画修复等文化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5楼的大型多功能互动交流展厅,不仅为国内外优秀书画艺术作品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还方便了国内外名家大师互相交流艺术心得。在“圈楼”举办的各类展览以及鉴赏沙龙,彰显了长春这座文化城的浓厚底蕴。
还记得2013年8月, 吉林 省文化厅联合长春“圈楼”、吉林省收藏家协会、吉林省工商联合会、长春市文化产业办公室等多家文物部门,共同邀请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资深文物鉴定专家、鉴赏家、评论家、中央电视台鉴宝专家荆治中老师来做公益讲座,活动当天现场异常火爆。长春“圈楼”在长春市民心中,是一个典藏传统文化、兼容时尚文化功能的大文化圈。
还记得2013年秋,长春“圈楼”书画精品拍卖会在吉林省宾馆成功举行,拍卖会现场座无虚席。长春“圈楼”秋拍的书画作品博得了省内外藏家的关注和赞誉,海南、浙江、福建、北京等地的书画爱好者纷纷赶到长春,竞购藏品,许多高端精品字画被这些藏家收入囊中。
拍卖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吉林省内许多知名画家的作品,被国内藏家认可和追捧,提升了吉林省书画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长春“圈楼”开展的秋季书画精品拍卖会彰显了长春市民的收藏爱好和文化修养,广大收藏爱好者纷纷提议让此类活动常态化、普及化,让市民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提升素质修养,让吉林书画走向全国、享誉世界。
长春晚报 记者 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