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治辽河水”倡议书
千百年来,东辽河水绵远流长,奔腾不息,润泽了1.13万平方公里土地,滋养了400万两岸人民,孕育了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吉林中部两市五县由水而生,东辽河当之无愧成为我们的母亲河、生命河。昔日的东辽河,碧波荡漾,水美鱼肥,通透而富有灵性,清代曾是松辽联运的重要通道。而今,却是随着岁月流逝而日渐沧桑,人们在加强建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损害了母亲河的健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依托,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东辽河水域重现生机和活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流域地方政府的光荣使命。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了政策保障、财力投入、项目推动等制度体系,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吉林。今年,更是把整治东辽河水体摆上重要日程,给重现母亲河昔日神韵带来希望和福音。关爱东辽河是我们涵养生命之源、共建美好家园的重大工程,也是两市五县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为之奋斗。为此我们发起如下倡议:
一、统一行动,紧密协同。东辽河流域各级政府要迅速行动起来,按照“依法治水、生态治水、全民治水、流域共治”原则,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东西辽河整治专项行动组的科学指导下,建立健全系统化、长效化的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统一标准,统一步调,在共同目标指引下,紧密协同、统筹协调,切实把整治东辽河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合力促进东辽河清水长流。
二、强力减排,固本清源。全面打响防治污染攻坚战,还我绿水青山。要强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环境影响后评价等措施,全面推进制造业绿色改造和循环生产。要强力推进农村水污染防控,落实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恢复和新建一批降解型湿地,加快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要强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加强污水综合处理设施建设,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面,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率先完成治理任务。
三、优化产业,绿色先行。发展绿色产业是“生态治水”的根本之策。全力推进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加快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重点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同时,还要结合节水型城市建设,在工农业生产领域推广节水型工艺、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议东辽河沿岸地区也要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中部城市群引松调水工程,大力推广“生态治水”技术项目,落实水量调度、生态补水措施,保证枯水期生态基流和水质,从根本上提高水体自然净化能力。
四、严格法纪,重典治污。整治环境污染离不开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把治理东辽河水污染工作纳入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重要内容,强化跨地区合作执法和多部门联合执法,坚决打击各类涉水违法行为。要加强源头管控,加大侵占林地和盗伐林木的惩治力度,同步抓好植被恢复和营林绿化,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建立严格的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对偷排超排项目一律停建,并予以严厉的制裁。
五、广泛动员,攻坚克难。要强化“共治上游水、造福下游人”理念,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辽河水的重大意义,积极营造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浓厚社会氛围。每个人都要从每一天、每件事做起,自觉树立亲水敬水、爱水护水、用水节水的思想意识,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真心实意地关心和保护东辽河,敢于向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真正当好东辽河治理的宣传员、监督员、管理员。
东辽河曾如母亲般哺育我们,我们当怀感恩和敬畏之心。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两市五县辽河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当下的艰辛付出一定能够造福后世子孙,我们的母亲河必将为美丽的关东大地再添秀色,吉林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将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 环保厅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