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正秀:不求回报只为村民过上富足生活
【中国吉林网记者 丁隽】
兰正秀,中共党员,现任船营区欢喜乡欢喜村党支部书记,欢喜采石场场长。他加入中国共党以来,始终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三个代表”和实现入党誓言。2007年被党员群众推选为村书记,他坚持不拿工资和奖金,全部捐给贫困户,在自己的企业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30余人。
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班子队伍建设是关键。兰正秀坚持从抓班子建设入手,坚持“一课三会”制度、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干部责任追究等制度不间断,以身作则,抓党建,树形象,时时处处都走在党员和村民群众的前边,从而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利用村远程教育平台、学习简报、宣传栏、宣传板等多种方式,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三中全精神,中央规定的学习目的和上级有关文件,宣传各级道德模范以及先进典型,宣传各单位在学习中的好经验、好作法,不断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群众观念,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功底;多方式分类学,灵活运用“会议集中学、平时分散学、结对帮扶学、讨论交流学、典型引路学、专家辅导学”等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村委会设有开放的图书室,专注农村相关知识的普及,各社社长责任到人负责本社党员的定期学习组织以及农业知识的普及,开阔了党员干部的视野,明晰了发展思路,增强了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力推进农民新村建设,打造新农村康居典范
欢喜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村民住户居住密集,房屋年久失修,卫生污染严重居住区内道路狭窄,交通不畅,隐患严重。为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恶劣环境,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兰正秀力排万难,超前谋划,决定建设改造具有高标准、高质量、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民新村住宅小区。小区主要解决本村村民住房问题,采取拆迁安置与村民回购方式相结合,允许村民自行选择,以成本价向村民出售,并引入市场经济机制,现代化营销手段,即彻底解决村民住房问题,又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目前一期欢喜景秀园18栋已经竣工,交付使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向文明和谐新农村目标迈进
为了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和村民的综合素质,兰正秀筹措资金15万余元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村民培训中心、图书室,坚持每周末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文化学习演讲,党员带头组织村民开展文艺、体育、娱乐活动。目前在欢喜村,与城市居民同步的风俗、生活习惯,已取代了过去的陈规陋习,处处新风扑面,事事与时俱进,一阵经济发展、村风文明、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祥和文明之风溢满全村。兰正秀重视群众整体素质提高,多次邀请到农业相关专家来我村现场指导,农民的种植耕地更加趋于合理科学化;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五分之一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业;出台政策激励学,对考上大学的本村学生村委会实行奖励机制;全村网络办公平台广泛应用,不仅提高村民办事的效率也提升村民运用网络的能力,对今后新型农业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现如今,在兰正秀书记的带领下,欢喜村已经成为村民坚实的后盾,每年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村委会出资20万,55至60岁生活补助村委会出资50万。兰正秀不求回报,只为村民能够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这些年的发展中,欢喜村也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认可,2013年获船营区平安村荣誉称号;2012年获船营区“三项工程”标兵荣誉称号、船营区平安村荣誉称号、吉林省“三项工程先进村”荣誉称号、吉林市“创先争优”红旗党组织、吉林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1年获市委市政府先进示范村;2009年吉林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欢喜村被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样板村。
在耀眼的光环下,他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对欢喜村的发展兰正秀和三委班子充满信心、决心,牢固树立“群众以治富为本,干部以务实为本,工作以服务为本”的理念,为欢喜村的发展再创辉煌,带领村民向小康富裕的康庄大道阔步迈进,让欢喜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