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将建100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投资1000亿元

02.09.2015  12:49

四平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场 新文化记者 樊亮 摄

新文化四平讯 (记者 樊亮) 今年7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开发银行和 吉林 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全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以推进吉林省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为国家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记者8月31日获悉,四平市从7月初就已开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目前工程投资已超过6000万元,也成为了我省建设最早、进度最快的城市。

我省计划建设1000公里左右城市综合管廊

据了解,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商定在吉林省全面开展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试点,推进吉林省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探索城市综合管廊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管理体制,创新工程建设和融资模式的机制,为国家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吉林省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开发银行的指导和支持下,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科学规划、标准建设,规范管理、安全运营的总体思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计划从今年到2020年,投资1000亿元,完成1000公里左右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任务,初步建立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协调发展的格局,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综合管廊投资融资模式、建设运营模式、评价管理模式。

四平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四平要用这一项目补齐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的短板。”四平市委书记刘喜杰说,“我们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与市政道路建设相结合、与社会资本相结合,通过这‘四个结合’把四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百年民生工程打造成我省的样板工程,为明天的城市建设留足空间。”

2015年6月29日,四平市市长王振才在四平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国内是新事物。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四平市上下积极运作、有序推进。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决策机构,第一时间到北京、青岛专题考察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情况,第一时间编制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同时,成立管廊建设投资公司,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相关部门在前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7月初,四平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开工,共规划综合管廊11条,在2015年至2018年四年间完成,总计61.5公里。首期要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涉及北迎宾街、康平路、紫气大路、接融大街,共计12.87公里。到8月中旬,四平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投入已超过6000万元。

省住建厅厅长秦福义在近日率队到四平视察时指出,四平市委、市政府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重视程度高、动作快、推进力度大。党委主要领导深谋远虑、提前谋划、预判性强,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政府一班人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从规划到设计再到施工,分步实施,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四平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取得了很好的四平经验,要全面总结,在全省广泛推广。

地下管廊给制药企业留蒸汽管线舱

8月31日中午,记者在接融大街管廊建设现场得知,接融大街已开挖1500米,紫气大路开挖1400多米,部分区域完成主廊建设。记者看到,地下综合管廊实际上很像是我们平时在好莱坞电影里看到的宽敞的地下管道,只不过记者看到的管道并不是圆形的,而是长方形的。一般的干线管廊设计为两舱,结构为:水电舱4.35米×3.6米,热力舱2.9米×3.6米。入廊管线为电力、通信、给水、热力、预留管,并预留充电桩电缆。而接融大街的管廊则特殊设计为三舱,这是政府考虑到周边的制药企业,为他们今后方便生产预留了一个蒸汽管线舱。工程师告诉记者,土建围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保证管廊5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并按照规划要求预留50年的发展增容空间,做到一次投资,长期有效使用。同时,管廊内预留巡检和维护保养空间,并设置必需的人员设备入口和配套保障的设备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