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疏堵结合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29.06.2016  13:06

      公主岭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产量始终稳定在60亿斤以上,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是国家唯一命名的“中国玉米之乡”。但巨大的玉米产量背后,也带来了秸秆处理不当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公主岭市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推出一系列举措防范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

      疏——综合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

      2016年5月7日,由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公主岭市政府主办的中国玉米秸秆产业发展(公主岭)高峰论坛,在公主岭举办,同时,公主岭市被授予“国家现代秸秆及炭基食品产业链示范基地”和“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玉米秸秆专业委员会”,这也是对公主岭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极大肯定。

      近几年,公主岭市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开发了秸秆饲料化、秸秆燃料化、户用沼气原料等多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帮助农民对不需要的秸秆进行打包出售、粉碎做饲料等,充分使废弃的秸秆实现综合利用。

      秸秆还田做有机肥料。近几年,公主岭市宽窄行等保护性耕作面积不断加大,即“深松+旋耕+起垄”,全程机械化作业,一部分可实行秸秆还田作肥料。2015年,全市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70万亩,消耗秸秆40万吨左右;通过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项目,按照肥和秸秆1:1比例堆沤有机肥5.275万亩,消耗秸秆1.5万吨左右。

      秸秆饲料化利用。全市牛饲养量达30多万头,一头牛一年可以消耗1公顷的秸秆,按三分之一的牛使用作物秸秆计算,可消耗10万公顷的作物秸秆,达100万吨。

      秸秆燃料化利用。为了更好地促进秸秆有效利用,公主岭建设了以焚烧农作物秸秆发电的国能生物发电厂,年消耗秸秆30万吨左右,电厂周边的乡镇,通过秸秆打包,卖给发电厂,既解决了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又增添农民的收入。

      大力发展秸秆机械化收割作业。全市现有60台打捆机参与秸秆机械化收割作业。每年收割秸秆50万亩,收割秸秆量33万吨左右。

      户用沼气原料。2004年至今,全市共修建6500个沼气池,年用量约为0.3万吨。

      积极引进招商项目。2016年,公主岭市引进主要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加工获得沼气吉林恒昌农业集团生物燃气项目,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利用秸秆12万吨。同时,国家共投资13万元在公主岭市毛城子鱼塘坊村修建秸秆气化站1座,运行几年来效果良好,年消耗秸秆0.35万吨。

      同时,公主岭市还积极搭建搭建金融、土地、科技平台,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堵——明确联保责任执行“一票否决

      公主岭市制定并发布《公主岭市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公主岭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以乡镇政府(涉农街道)为单位,成立秸秆禁烧工作现场执法小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秸秆禁烧工作,形成了秸秆禁烧工作全市总动员的局面。公主岭市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联保责任,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各乡镇政府也参照市政府与各村签订了责任书,将责任严格落实到村、屯乃至村民,一旦发现,将按照消防条例或治安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予以罚款及行政拘留的处罚。

      全市开展多种形式的秸秆禁烧宣传动员活动,在春、秋两季秸秆焚烧多发期间,公主岭市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督查组分成2至3个督查组深入乡镇村屯,对全市的秸秆禁烧工作进行督查,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并制止焚烧秸秆的行为,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各乡镇政府,及时处理解决,对于在秸秆禁烧工作中虚报、瞒报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2016年春季对焚烧秸秆共处理教育30余人,省政府组织下派的检查组对公主岭市进行了检查,经过环岭乡街道、二十家子镇、龙山乡、放马沟等乡镇,未发现大的过火面积,没有大面积燃烧秸秆现象,总体上,公主岭市今年秸秆焚烧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