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关工委打造 “关爱学校”品牌
公主岭市岭东街道各社区利用“关爱学校”为青少年讲解维权知识和健康知识,通过举办金秋学子入学表奖欢送会、优秀家长报告会,来激励家长都来重视家庭教育。此外,还以“四点半小课堂”为依托,为孩子们开辟校外课堂。“关爱学校”成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的“第二课堂”。近年来,公主岭市关工委在各社区建立“关爱学校”,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者有效融合,合力打造“关爱学校”的品牌,使关心下一代工作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该项举措,在全省首开先河。
“关爱学校”使“三位一体”系统化
公主岭市关工委在“三位一体”教育实践中发现对青少年的教育在时空、内容、形式、方法上存在空档,主要存在载体缺失、内容缺失和资源缺失,影响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效果。为此,该市关工委把各级关工委学习系统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摆上日程,开办乡镇(街道)及社区关工委主任培训班,学习理论指导工作,提高认识,勇于实践。记者采访了解到,公主岭市东三街道关工委常务主任卢炳利写了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大岭镇关工委常务主任李国恩把《中国火炬》有关指导关工委工作的理论文章剪裁成册,南崴子街道关工委常务主任张秀山亲自撰写讲稿,用系统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
“关爱学校”使“三位一体”整体化
年初,公主岭市关工委在岭东街道黄龙社区和兴盛社区试点建立了“关爱学校”。“关爱学校”由专家、“五老”、志愿者针对青少年提供社会关注、关心、关爱,进行心理关怀、法律咨询、课后辅导、学习科技、参加社会活动、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咨询等服务,使孩子在学校与家庭之外的教育不断档,关爱不缺失,使青少年特别是弱势和问题青少年有一个接受正常教育和辅导的社会环境,孩子们不再游离于家庭和学校之外;让家长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和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弱化和减少家庭问题,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请科技人员为社会失业青年传授技能、传递信息,打开就业门路。
“关爱学校”使“三位一体”常态化
公主岭市关工委在“关爱学校”走上常态化轨道方面摸索出一条路径:即“一个制度,五个协同”。“一个制度”即通过各项制度的完善使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五个协同”即一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利用“关爱学校”这个平台,三者互相融合,协调共进。二是制度建设和运行实施协同。成立了以社区、家长、学校、驻区单位代表、“五老”报告团参加的“关爱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例会制度》,经常沟通情况,查找问题,形成制度化。三是目标、内容、方法协同。“关爱学校”实施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协调一致,让青少年动脑、动心,振动心灵,快乐成长。四是“关爱学校”与社会协同。社会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互相补充,从不同侧面献出一点爱,充实教育内容,增加关爱动力。五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协同。社区“关学学校”具有社会性,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河南街道阳光社区组织540名青少年参加“三关爱”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清理社区卫生活动,提升了“关爱学校”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