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消费品市场2014年运行情况和2015年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省统计局发布数据,2014年全省GDP实现6.5%的稳定增长。“三驾马车”中,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全省商务系统积极拓展消费领域、培育新兴消费热点、激发限上企业活力,保持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80.9亿元,同比增长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2014年全省消费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增速稳步提升。2014年,全省消费市场延续了近年来的平稳发展态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实现了由一季度11.8%到全年12.1%的稳定增长,增速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总量首次突破6000亿元。消费市场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消费需求表现稳定,较好的发挥了拉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二)消费趋势变化明显,大众消费成为主流。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我省消费发生明显变化,进入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基本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的阶段,大众化服务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这一消费趋势的变化使限额以下单位成为拉动全省社零额增长的中坚力量,全年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3771.57亿元,占全部社零额的62%,增速达16%。同时,随着餐饮业加快转型,大众化餐饮成为主流,全年餐饮业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537.89亿元,占餐饮业社零额的79%。
(三)消费结构持续改变,新兴消费蓬勃发展。网上购物快速增长。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累计实现6.61亿元,是上年同期472倍。单月同比增长率更是增势迅猛,其中3月份增速更是达到去年同期57倍。此外,仍有较大部分网络消费尚未能纳入社零额统计范围,据估算,2014年全省网络零售额突破560亿元,占全年社零额接近10%。信息消费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在4G网络建设及新产品更新加快的带动下,信息消费得到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移动电视、智能家电、平板电脑等新型电子产品消费呈强势增长。全年限额以上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累计实现27.04亿元,比上年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文体、旅游等消费继续升温。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带动消费升级,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消费需求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仅“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实现旅游收入46.25亿元,同比增长26.8%,人均花费552.42元,同比增长7.6%;体育、娱乐用品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从年初以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累计增速分别为18.4%和14.6%。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销售增速稳居细分的16类商品首位。
(四)耐用品消费低迷,市场调整程度加深。今年以来,全省房地产投资与开发意愿明显不足,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商品房销量增速整体回落。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带动相关的家电、家具商品销量大幅下滑。全年限额以上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下降2.3%,家具类商品增长4.9%,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6.8和13.8个百分点。
汽车消费市场增长乏力,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效应弱化或取消,交通、环保压力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汽车市场消费增长。全年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增速同比增长7.4%;石油类商品销量虽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受价格“十二连跌”影响,全年零售额相应减少近60亿元,12月份当月负增长16.2%,影响全省社零额增长近1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五)城乡消费平稳增长,地区增速差异明显。全年城镇市场和乡村市场零售额分别实现5385.30亿元和695.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0%和12.3%,实现了平稳增长。从消费规模来看,我省城镇居民消费仍然占据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到88.6%,绝对量比去年增加578.5亿元,总量持续快速壮大。从消费增速看,全省九市州除松原外均实现12%以上的平稳增长,其中增速较高的地区为通化、白城和辽源,分别增长13.1%、12.9%和12.8%。松原增速仅为8.1%,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且是全省唯一限额以上社零额增速出现负增长的地区。
二、2015年消费品市场情况预测
在“新常态”形势下,吉林省经济仍将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相关指标将转为“中高速增长”。消费市场也不例外,受消费内生动力不足、网络消费冲击等因素影响,消费品市场有望继续平稳增长,但压力较大,增速有可能进一步回落。
(一)改革持续推进,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改革稳步推进,相关政策逐步推出,有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推动消费市场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加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注重城镇化质量,户籍制度改革迈出坚实一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速度,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有助于带动相关消费增长,最大限度地撬动内需。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逐步推出,将推进现在流通方式发展,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将进一步增强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扩大消费和改善民生。
(二)收入水平持续上升,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201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同比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同比增长10.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均高于GDP,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2015年,居民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升级,呈现出从低端到高端、从产品的消费到服务消费转型升级的趋势。信息消费、体验式消费、养老消费等新兴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将拉动消费快速增长。网络消费、信贷消费、C2B模式、O2O模式等消费新模式快速崛起,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
(三)社保体制日益改革完善,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健全社保体制的政策措施,从多个角度促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好地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三、确保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的措施
201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是12%左右,围绕发展目标,全省商务工作将主要采取以下五点措施:一是创新消费模式,改善消费环境。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向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支持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农产品流通公益性市场、连锁超市农产品销售专区建设。二是积极培育新兴消费热点。促进信息消费,加快推进城市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挖掘农村信息消费潜力,提升消费便利化程度。培养新型热点消费,倡导家电、家居消费品智能化升级和改造,关注汽车及汽车后市场发展,努力扩大成品油销售规模,联合海尔集团等国内知名家电品牌开展“以旧换新”活动;联合长春市二手车交易协会开展“吉林省第二届二手车交易现场会”。推进餐饮业转型升级,鼓励高端餐饮企业向大众消费经营模式转变。三是实施消费促进工程。坚持“走出去”,举办“吉林省特色商品广州展洽会”等促销活动,扩大我省知名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我省与经济发达省份的经贸合作。坚持“引进来”,举办“台湾特色商品展”、“进口商品展”等展卖活动,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地方特色商品、进口商品需求,进一步促进内外贸融合。开展全省联动促销,举办“吉林省‘十城百店千品进万家’促销月”等促销活动,进一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引导企业进行自主促销,充分利用节假日黄金市场时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不断拓展消费领域,扩大消费规模。四是继续做大、做强限上企业。扎实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现有批发零售业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网络化的消费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为限上企业零售额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继续引进信誉好、实力强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升消费品位。五是保障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按照“分行业、分地区”的原则,加强企业联系调度,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及企业销售情况。加强市场运行分析力度,搞好“月调度、季分析”。增强市场监测能力,优化样本结构、提高数据质量,特别是做好全省20户“年销售超亿元的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情况的监测工作,确保全省消费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