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福义厅长在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奋发有为 拼搏进取
努力开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
——在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秦福义
(2015年3月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政府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任务。下面,我代表住建厅党组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2014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4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立足实际,主动作为,逆势而上,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民生工程超额完成建设任务,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保障性安居工程成效显著。一年来,全省掀起了新一轮各类棚户区改造的新高潮,制定出台改造政策,加大房屋征收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协调落实国开行贷款,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强化质量监管和公平分配,稳步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运行,实现了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新发展。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8.8万套,开工率101.2%,基本建成24.39万套,占年度计划的106%,使全省80多万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暖房子”工程稳步推进。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压力大等诸多困难情况下,各地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合理安排项目,科学组织施工,多渠道筹集资金,突出质量安全监管和后续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保持了“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综合推进”的工作态势。全省新增供热能力5730万平方米,改造陈旧管网1936公里,撤并改造小锅炉房352座,建设调峰锅炉房和区域锅炉房40座,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2347万平方米,同步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1910万平方米,各项任务均超计划完成。
——城市二次供水和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实现新突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居民饮水安全和运行安全,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城市二次供水和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出台了指导意见,落实了补助资金,强化了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全省撤并改造老旧散小二次供水设施2177座,改造陈旧二次供水管网5053公里,改造楼内管线14347公里,使120万户城市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同时,完成地下管网改造2449公里,其中供水管网750公里,污水管网566公里,排水管网423公里,燃气管网710公里,由于管线泄漏引发的城市公共安全事故得到了初步遏制。
——村镇建设和水库移民工作扎实推进。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全年完成6万户改造建设任务。制定了《吉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等若干规则规定,加强了对全省村镇规划工作的指导,完成了一批重点镇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出台了实施意见,成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主体责任。加强水库移民工作,全年落实移民资金5.58亿元,为13.13万人发放了直补资金。扶持生产生活项目1340个,落实资金4.78亿元,库区移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二)发展工程全面实现计划指标,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建筑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将我省建筑业确立为新的支柱产业,是我们全行业的喜事幸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建筑业几代人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的结果,标志着我省建筑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建筑支柱产业的意见》,提出了若干扶持政策。采取多路并举、综合施策的方针,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开拓外埠市场,建立两场联动机制,加快地方标准编制,规范造价和招投标管理,提升勘察设计总体水平,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全省建筑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总产值2521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实现建筑业税收120亿元,占全省地税总收入的15.7%,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准确研判市场预期,注重地区差异,加强分类指导、分城施策,有重点地支持房地产企业发展,有效解决无籍房问题,活跃二手房市场,努力消化市场存量。突出物业管理这一难点,完善“两金”政策这一焦点,在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下功夫,收到了积极成效。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00亿元,同比增长10%,商品房销售2200万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实现房地产业税收208.4亿元,占全省地税总收入的27%。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218亿元,发放个人贷款11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职工住房建设。
——建设科技和绿色建筑产业持续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我省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新建绿色建筑203万平方米,有13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202栋公共建筑数据接入省级平台,150栋建筑实现了用能在线监测,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能耗监测试点任务。积极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被国家列为首个试点省。新型墙材和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不断加强。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作。
(三)质量提升工程实现新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规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规划框架和指标体系,编制了《吉林省西部城镇发展规划》、《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探索建立“多规融合”机制。启动了全国首批3个试点城市总规修编。开展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创新规划前置性审查模式,完成54个省重点项目和大型基础设施选址工作。强化规划监管,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国务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加快推进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0亿元,新增城市道路40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1910公顷,建成公园26个,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3座,新增处理能力17万吨/日,开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5座,加固重建城市危桥24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风险防范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省建设事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
——依法行政和信访维稳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推进行业立法工作,在松原市和梅河口市开展城管执法体制创新试点,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建设稽查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信访积案排查化解力度,解决了一批长期访案件,维护了社会稳定。
——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建设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我厅代表吉林省第一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窗口部门,在中组部举办的培训班上介绍了经验做法。认真接受省委巡视,全面开展整改工作,厅管行业协会实现了“四脱钩”,彻底解决了行政审批“前店后厂”的问题,行政效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贯彻“五权”要求,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训教育工作,全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援疆援藏工作,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取得的成绩不仅仅体现在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上,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拼搏进取、奋发有为、大胆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彰显了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积德行善、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辛苦我一人、温暖千万家的崇高境界。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信任,赢得了百姓的拥护爱戴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已经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地位逐年提升,影响力日益扩大。
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省直各相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鼎力相助,得益于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凝结着大家的心血和智慧,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厅党组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第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城乡规划编制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建设发展的指导调控作用没有很好发挥。二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还不强,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城市管理粗放。三是打造建筑业支柱产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转型升级压力很大,建筑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质量安全基础性工作还不牢固。四是民生工程建设的资金压力依然较大,地方投入不足,市场化融资渠道单一,各地工作进展还不平衡,房屋征收推进速度仍然缓慢。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政行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系统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对于做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的总基调,积极转变工作方式,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各项发展工程,切实提升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要重点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继续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由注重规模向提质增效转变。
今年的目标任务较去年基本持平,我们的工作以抓开工、促建成,抓配套、促入住为重点,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主线,全面推进国有工矿、林区棚户区和垦区危房改造,建立公租房建设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让广大居民住有所居,更要住得舒适,切实将好事办好。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开工建设16.66万套,其中改造城市棚户区12万套,林业棚户区 1.46万套,工矿棚户区1.7 万套,国有垦区危房 0.67万套,建设公租房 0.83万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补贴1.5万户。全年基本建成13.32万套。
一是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开工建设。今年是我省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第十个年头,处于“啃骨头”攻坚阶段,实施难度越来越大。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抓住国家系列支持政策的难得机遇,早谋划、早动手,强化措施,积极而为,攻坚克难。各地的改造任务,必须建立台账,逐项落地,采取“腾空一段、建设一块、安置一片”的棚户区改造滚动发展新模式。同时,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6月底开工60%,9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二是不遗余力地推进房屋征收工作。房屋征收是棚户区改造的难点和瓶颈,各地要把房屋征收作为重中之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以敢于负责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强力组织推进。积极争取法院、公安等司法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听话守法的老百姓不吃亏,让不听话不守法的个别人占不到便宜,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坚持提高补偿标准、让利于民的原则,让棚户区百姓切实得到实惠,采用“先建后征、先选后拆”等新模式、新方法,加快征收进度。各地要严厉打击漫天要价、阻碍征收进度的违法行为。三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住房保障工作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回购普通商品房用于棚改回迁房工作。省厅已经拿出具体意见,今年将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商品房存量较大、消化周期较长的城市要尽快摸清底数,启动回购项目试点工作。四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方面,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落实省财政补助,各地配套资金必须足额及时到位;另一方面,全力用好用活国开行300亿元贷款剩余资金,抓好新开工项目贷款申报工作。五是深入细致地做好公平分配。公租房分配入住是硬任务,也是硬指标,今年下功夫抓分配入住,继续实行“三审两公示”、年度核查和信息公开制度,坚决防止分配工作中腐败问题的发生。针对保障性住房闲置等问题,各地要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完善政策,使住房保障家庭尽早搬入新居。
(二)继续推动实施“暖房子”工程,由全面建设向长效管理转变。
今年是“暖房子”工程建设十分关键的一年,总的要求是继续坚持区域性整体改造、统筹推进的原则,着力构建资金有保障、责任有落实的长效机制。全省计划新增供热能力3000万平方米,撤并改造小锅炉房300座,改造陈旧管网1500公里,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000万平方米,其中当年新增2000万平米,同步实施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1000万平方米。
一是结合实际科学安排改造建设计划。今年,除长春市、四平市和延吉市以外,其它城市力争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希望各地把握机遇,抓住重点,把具备改造价值的房屋彻底排查清楚,列入改造计划。二是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有关政策组织实施。质量是“暖房子”工程的命脉,要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落实主体责任,严禁违法转包分包,做到质量问题“零容忍”,不合格的不验收、不拨款。各地要把“暖房子”工程作为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实行全过程跟踪检查。三是开展“暖房子”工程“回头看”工作。对“暖房子”工程实施以来的竣工工程进行梳理自查,工程资料归档移交,工程实体逐项查验,对存在的缺陷认真整改。特别是加快工程结算,按合同约定足额拨付工程款,财政资金不得挪用和截留,坚决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发生。四是进一步加强“暖房子”工程建后管理工作。改造后房屋的维护管理要与物业管理、小区环境管理结合起来,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护资金,形成常态化的后续管理机制,巩固“暖房子”工程成果,确保百姓住得放心、生活舒心。
(三)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外延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是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的“生命线”,各地要着力解决重地上轻地下、重形象轻功能等问题,切实转变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超前谋划,大胆尝试,统筹推进以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为重点的城市供水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以各类地下管网改造为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质量。全省计划撤并改造老旧散小二次供水设施1950座,改造陈旧管网4510公里,改造楼内老旧管线6980公里。全省改造建设城市地下管网2300公里,其中供水管网700公里,污水管网400公里,雨水管网500公里,燃气管网700公里。全年完成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0亿元。开展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程和海绵城市创建工作。
一是统筹推进城市供水全流程提质升级,理顺管理体制。做到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与水源建设、水厂升级、水质监测统筹实施,打造从“源头”到“龙头”一体化建设管理体系,实现行业统一管理。全年新建水厂4座,改造升级3座,建成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二是全面推进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整合各行业和权属单位的管线信息数据,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推进地下管网改造。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程,除长春市全面开展试点外,其他城市也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今后,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新建的地下管网都要按照综合管廊模式进行建设。启动海绵城市创建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规划编制和项目设计入手,大力实施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今年将确定2-3个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尽快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模式。关于这两方面工作,今年必须要有突破,省厅将专题进行部署。三是推进以城市道路、污水垃圾和环境卫生设施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增城市道路40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污水处理厂13座,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6个。全面完成城市危桥加固改造。继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全省新增城市绿地1800公顷,建设各类城市公园23个。深入实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打造清新舒适的城市环境。四是创新投融资模式。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落实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加快推进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大力推进投资建设运营的PPP模式。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全面启动亚行贷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四)大力发展建筑业支柱产业,由传统管理向重点服务转变。
建筑业作为我省新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已经列为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改革发展重点领域,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当中,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年计划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5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建筑支柱产业的意见》,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措施,适时召开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大会,营造建筑业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大力扶持建筑业企业发展。省厅重点扶持产值前30名的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各地对本地企业实行重点包保。结合新资质标准就位工作,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企业延伸产业链、跨行业融合发展,提高竞争实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对企业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指导服务,协调税务部门,最大限度降低“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全面推行行业内部工程担保制和金融创新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大对外向度高的建筑业企业、勘察设计单位扶持力度,实行“一企一策”,为出省出境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大型设计单位与建筑施工企业联合开拓省外境外市场。四是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计划。今年是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省里将组织各地认真开展项目排查,严厉打击买卖借用工程资质、违法发包、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企业资质、人员资格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力度,依法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严管重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五是加快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建立全省建筑市场一体化平台,开展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达标考核,实现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企业总体水平。
(五)扎实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由扩增量向去库存转变。
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准确把握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增量市场、存量市场和租赁市场联动机制,打通棚户区改造和商品房市场的通道,重点围绕“去库存、控增量、调结构、稳市场”四个环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年计划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00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2000万平方米。
一是采取综合性措施,消化住房存量。加大回购普通商品房用于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工作力度,通过棚户区改造促进存量商品房的销售,力争货币化安置达到20%以上,消化2.6万套60平方米以下存量商品房。协调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好287号文件,对个人住房贷款和企业开发贷款加大支持力度。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确保“应贷尽贷,应提尽提”。二是采取多种手段,调控住房增量。商品房库存大、消化周期长的城市尽快制定年度开发计划,合理确定土地出让规模,调整开发进度,控制新开工数量。研究出台我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在建设手续审批、资质审批、融资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是以有效需求为重点,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将住宅地产项目,规划变更为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教育地产,在土地、规划、施工等项目手续变更审批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搭建政府住房租赁信息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培育租赁机构,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改变经营方式,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变。四是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运行。全面规范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房建设行为,密切跟踪项目走势,积极扶持房地产企业发展,实行重点企业一对一、点对点包保服务,省里包保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市县包保投资5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在办理立项及相关审批手续时给予有关政策和技术支持。五是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加快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与收费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开展物业示范项目达标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吉林省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和《吉林省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指导意见》。
(六)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由粗放低端向高效集约转变。
建筑领域一直是能耗大户,占全社会的近三分之一。切实抓好建筑领域节能降耗,推广绿色建筑,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对于转变建设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效集约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规划设计入手,逐步扩大绿色建筑应用范围。地级城市以及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延吉市的新建住宅和县级以上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机关办公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年新建绿色建筑600万平方米,此项工作已作为省政府节能减排的考核内容,各地要加强审查管理,严格监督考核。抓好智慧城市试点,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二是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住宅产业化是未来住宅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前两年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今年,制定住宅产业化发展五年规划,完善标准体系,组织长吉两市重点推进,积极培育集开发、科研、设计、构件、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为住宅产业化提供坚强保障,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三是大力推广新型墙材。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和基地建设。加快散装水泥推广应用步伐。抓住国家将我省列为首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省的有利时机,大力抓好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继续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做好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七)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由完善体系向强化监管转变。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把城市规划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大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更好地发挥对城市建设的调控和引领作用。
一是认真开展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出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管理办法》,强化开发边界和资源红线管控。尽快编制《吉林省中部城镇群规划》和《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规划》,开展海绵型城市、生态绿道、慢行交通、综合管廊、雨水资源化利用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抓好“多规融合”试点。二是切实抓好规划组织实施。打破“任期规划”通病,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严格执行修编程序,提高规划实施动态适应能力,杜绝随意调整规划的行为,确保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制定城市设计技术导则,加强对建筑设计和城市风貌的约束指导。开展城市的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工作,将其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和项目审批依据。实行大型公共建筑专家辅助决策机制,重大规划建设项目要提交省级专家委员会审查。四是大力强化规划监督管理。严格实施《吉林省城乡规划条例》,尽快出台《吉林省城乡规划条例释义》,开展全省规划法规建设年系列活动,加大城乡规划执法专项检查力度,建立重点案件跟踪督察、约谈问责和强力处罚机制。启动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常态化监督。健全规划实施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规划管理信息平台,探索网格化数据管理模式。切实加强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严格管控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
(八)着力抓好村镇建设和水库移民工作,由集中整治向不断改善转变。
以省委、省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强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
一是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吉林省村镇体系规划》、《吉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和《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完成14个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81个国家级重点镇总体规划以及试点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二是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从规划编制、道路建设、给排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入手,重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坚持全省统筹、市县组织、镇村负责、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通过3—5年的努力,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三是全面完成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继续实行“五级负责制”,坚持早安排、早动手,省里尽快下达改造计划,协调落实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强化检查和指导。各地要按照改造建设计划尽快落实到户,安排足额配套资金,指导和组织开工建设。同时,完善建房档案资料,管好用好资金,保证工程质量,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四是继续做好水库移民工作。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3.04亿元,加快移民扶持项目建设,开展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完成5个县585户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完成对20个市县大中型水库移民第二个五年规划实施情况的稽查审计。组织指导各地编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
(九)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由政策制定向实施落实转变。
按照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关于依法治省的总要求,切实做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加强建设立法,今年要修订出台《吉林省城镇供热管理条例》和《吉林省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强化建设稽查执法,严厉查处违反城乡规划、违法开发和征收、转包挂靠、围标串标、违反强制性标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提高办案的准确性和质量效率。进一步开展松原市、梅河口市城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增强为民便民自觉性。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提高效率。组织开展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由点面落实向纵深发展转变。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工作内容广泛,社会关注度高,反腐倡廉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增强自律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加强考核监督,把“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完善巡视整改工作,坚持不懈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具体规定,持续深化作风整治,防止“四风”反弹。三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建设。围绕房屋征收、住房保障、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管等关键环节,深入推进改革限权、依法确权、科学配权、阳光示权、全程控权的“五权”要求,通过一个运行流程、一套办理要件、一套风险估值、一项管理制度、一律实行公开的“五个一”运行模式,强化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勤勉尽责的工作干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廉洁从政的品行操守。进一步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打造服务型系统,促进行政效能全面提升。五是继续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切实抓好信访稳定和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各级各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好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开展教育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攻坚克难、能打胜仗、勇于奉献的建设职工队伍。
同志们,2015年的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