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新力量:中国品牌迈向世界舞台
新华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章利新 张芽芽 张欣)在西伯利亚、南美洲雨林、非洲等一些偏远地带,华为帮助人们收到通信信号;从智利矿难到日本福岛核危机,三一重工给救援增添设备支持;在南非一些地区不同电流的轨道线路上,行驶着中国南车量身定制的“双流制”机车……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企业正以创新为驱动,以全球视野打造国际品牌,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新战略:国家战略助推品牌起飞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200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多数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底部,是典型的“产品大国、品牌小国”。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将中国品牌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培育品牌经济,成为适应、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方向。
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近日发布,中国擘画的“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也为更多中国企业品牌“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和新空间。
“‘一带一路’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这是工程机械企业的‘春天’。未来这一战略的深入推进也将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重大机遇。”中国民营企业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如是说。
据介绍,三一重工此前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目前70%-80%的销售市场就在这条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上。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复兴和升级,再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新品牌,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十年的核心发展目标。
打造“中国品牌”适逢其时
新华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 王攀 谭喆)2012年底,意大利商人罗曼·杰罗诺克在第112届广交会上向中国企业“出售或者出租意大利老品牌”,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15天展期共接待近800位中国商人,达成各类购买或租赁品牌意向超过100个,“从家具到服装、皮包,什么品牌都有人想要”。
“品牌饥渴症”——有人这么形容“中国制造”当下面临的窘境。在经历30多年艰苦努力后,中国企业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商贸货物供应方。但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货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离开中国时,只打上“MADE IN CHINA”的标记,却并没带上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这不仅导致中国企业无法参与利润更加丰厚的市场营销环节,也使得“中国制造”在争夺全球市场竞争高点的过程中受到制约。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