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越来越“接地气”
年终岁尾,市体育局群体处的工作人员又要为筹备青少年体育冬令营活动而忙碌了。这项从2013年初开始的活动,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让青少年全程免费接受体育技能培训,得到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做好公共服务,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体育部门,如何利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市体育局局长刘海玉认为,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核心问题是向谁购买,只有“货源”充足,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因此,首先要激活基层体育元素,让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都参与进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刺激他们成长,这样才能为百姓购买到实惠的体育公共服务。
为此,我市从2013年启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开始,逐年增加资金投入,仅2015年就达到近千万元。其中,2013年全市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投入30万元,2014年达到150万元,2015年突破330万元;2013年开始实施的体育社团“1+工程”,当年投入160万元,2014年增加到300万元,2015年达到320万元。
在加强组织各类公益性体育活动的同时,我市也在不断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其中,2011年投入27万元,2012年投入30万元,2013年投入47万元,2014年投入56万元,2015年投入76万元。此外,2014年开始的全民健身运动会,连续两年投入都超过200万元。
充足的资金投入保证了全民健身工作的蓬勃发展。以体育社团“1+工程”为例,只要成立1个市级法人单项体育协会,年度组织开展一定数量的活动,市体育局就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予以经费支持。在“1+工程”的带动下,我市体育协会快速发展,仅2014年,市级体育协会就从47个发展到50个,法人协会从7个发展到19个,区级体育类协会由146个增加到369个;市本级活动由过去的年均180余项次增加到461项次,县(市)区、开发区活动由年均270项次增加到640项次。
长春市体育冬令营,同样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将驻长高校、私营体育场馆、体育健身俱乐部和经营性社会体育组织等力量全部调动起来,至今已有超过50万人受益。遍布城乡的健身路径,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和“互联网+全民健身”智慧体育平台覆盖城乡,受益人群超过百万。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一买多赢”的特点已经显现——从百姓角度看,群众体育活动内容更丰富,选择范围更大了;从政府角度看,体育行政部门转变了工作职能,实现了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变;而对于体育经营场所等社会力量而言,收获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服务能力、水平以及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体育工作发生的新变化,也是社会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刘海玉说,如今,体育已不再是单纯的项目竞赛和活动组织,它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产生巨大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约有一半的人常年坚持体育锻炼。从这个角度讲,体育已经成为一项民生工作。
据介绍,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于那些服务好、活动多的体育社会组织,将加大扶持力度;对于滑冰、滑雪等热门项目,将逐步采取竞标的方式,让更多的体育机构享受平等参与的机会,让百姓享受服务更优质、体验更丰富的体育项目。(记者 丰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