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3月31日,吉林市组织召开了全市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贯彻国家食药总局有关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局年度应急管理重点工作,总结经验,部署任务,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扎扎实实抓好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会议由吉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处全面总结2015年度应急管理工作,部署2016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吉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明君作重要讲话。
张明君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要警钟长鸣,时刻崩紧食品药品安全这根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他要求,全市食品药品应急管理系统要全面贯彻国家食药总局“平时抓信息,战时抓处置”指示精神,紧紧抓住食品药品应急管理这个核心,牢牢把握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两条主线,突出事件防范应对的关键环节,强化“四有”(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强化“两责”(日常检查责任、抽检责任),全面落实2016年度应急管理工作任务,全面提升全市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特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底线。一是要强化属地政府责任。各级政府要把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属地职责,担负起统一领导本地食品药品全方位、全链条监管的责任,统筹协调本级各监管部门从源头到消费全链条联合监管。二是要落实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必须强化守土有责,落实监管责任,统筹抓好本地、本区域食品药品全方位监管,做到食品药品监管无缝衔接,加大重点部位和重要品种监管力度。紧紧盯住人员密集场所集体用餐重点部位,加大群体用药疫苗类制剂、保健食品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管力度,毫不松懈地抓好重点部位防控和重要品种的监管,坚决遏制群体性食物中毒和群体性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加强全方位监管。坚持“严”字当头,强化重点品种、重点场所和薄弱环节监管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违法打击力度,彻底铲除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毒瘤。
加强预防,做好风险防控和预警,及早消除潜在的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根本”的思想。从源头上主动抓好预防。一是要注重源头预防。深入开展风险大排查、隐患大治理、问题大整改行动。充分利用好快速检测站(室)以及实验室检测资源,进一步加大监测筛查力度。对食品药品检测结果进行定期分析,通过开展快速检测,实验室抽样检测以及整合各监管部门各方位的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研判,找到风险点,跟踪监管,及早消除各类食品药品风险隐患,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二是要加强监测预警。各有关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舆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加强监测预警,适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做到早预警、早应对。三是要加强信息报送。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报送事件信息,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四是要强化应急值守。负有应急职能的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工作制度,确保节日期间24小时通讯畅通,遇有事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保应急事件得到妥善处置。
积极防范应对,最大限度降低食品药品事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他强调,应急工作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夯实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机构,配齐应急专职人员,健全应急处置和专家队伍,加强人员、装备、物资配备,加强应急经费保障,加大对各级应急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强化重大活动应急保障,加大风险防控,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有效处置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食品药品事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各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区食品安全办,各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所属直属(派出)单位分管领导以及科室负责人;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处室负责人;市局机关相关处室承担应急管理工作人员60人参加了会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