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生态环境大治理

23.07.2015  13:56

除经济结构的调整外,吉林“绿色发展”的核心在长白山生态修复涵养、中部黑土地治理和西部生态屏障建设。

三年前,松江河林业局职工于秀山一家3口从山上搬进52平方米的楼房。“以前在山上住,砍柴烧火,刮风下雨不抗冻。搬下山后,看病、孩子上学都方便。”他说。

生态移民是对森林最好的保护。”松江河林业局党委副书记庄培全说,辖区共有8500户农民,按照每户每年消耗8立方米薪材计算,全部生态移民后,每年可减少木材消耗6.8万立方米。

驱车行驶在长白山环区公路上,公路两旁林木丰茂,花草满地。长白山生态修复涵养工程实施以来,完成了长白山环区路修复110公里、森林小镇54个、绿美村屯400个、裸露山体修复11.4万平方米。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肥沃的黑土地是农民自豪的资本。然而,长期超负荷利用和重用轻养的耕作方式,黑土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平均60厘米至70厘米,下降到20厘米至30厘米,而且还在以每年0.3厘米至1厘米的速度流失。

如何拯救黑土地?吉林省通过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机肥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黑土地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全省每年减少耕地损失1000余亩,减少土壤流失量1100万吨,项目区年增产粮食近3亿斤。

2013年6月,“河湖连通”工程在吉林西部拉开帷幕。白城市成为第一批“急先锋”:将星罗棋布的45个泡沼与河流连接起来,形成河网密布的水系,济旱防洪,增粮减灾。

河湖连通”已引蓄洪水近10亿立方米,改善恢复湖泡湿地面积700多平方公里,地下水位开始回升,贫瘠的吉林西部草长莺飞,重焕生机,成为吉林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