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会)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第三次学习(扩大)会议
9月25日上午9时,院(会)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第三次学习(扩大)会议,党组成员、副院长、专职副主席刘亚政作了题为“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践行社会科学工作者职责”的专题报告,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赵福、副院长黄文艺、刘信君、副巡视员王立明、张喜才出席报告会,全院(会)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报告会。
刘亚政副院长指出,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非常敏感、非常微妙、也非常复杂的航道上,中国这艘巨轮将驶向何方,能不能达到我们所希望的彼岸,有待于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也是我们在座所有社科人的责任。
一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关键是把握好两句话:第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36年里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过渡到一个开放的国度、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源。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国际和国内造成了诸多的不适应,这就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还要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就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理解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精髓,但不能照搬别国的体制,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走出自己的道路来。第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回顾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文化大革命之前是计划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决定,明确了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此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刘亚政副院长追溯了古今中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讲解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意义。
二是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敏感期,我们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第一,把握好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把握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以更务实的态度推进改革。第二,把握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第三,把握好经济建设和反腐败的关系。第四,把握好人民意愿与引导民意之间的关系。
三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刘亚政副院长引用著名作家龙应台的话讲解学习文史哲的重要性:“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哲学——迷宫中望见星空;史学——沙漠玫瑰的开放”。文学作品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状态,哲学使人在迷茫中寻找到方向,历史让我们知道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阐释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三个功能:第一,思想助推作用;第二,决策指导功能;第三,心理调节作用。最后,刘亚政副院长指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要坐在自己成绩上沾沾自喜,要看到差距,看到问题,要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要培养出专家、要建立数据库、要把握真实的资料。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的趋势看,哲学社会科学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共同迎接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