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是革命的历史

29.06.2016  10:23

  岁月峥嵘,精神璀璨。95载光阴,中国共产党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奋斗、创新书写了辉煌的历史,也交给人民一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答卷。这95年风云岁月,从救亡到复兴,虽一路波澜、危险重重,但党的步伐踏得无比坚定有力,每一步都朝着国家和人民的光明未来迈进。

  1840年后,深重的民族危机催生过无数的爱国救亡运动。无论是带领农民揭竿起义的太平天国,还是引进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的洋务运动,或是兴办科学、实业、教育等,实行自上而下社会改良的戊戌变法,抑或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最终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这些都只看到了中国的病象,没有触及病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这求索、奋争的80年,虽然失败,但却在不断积累中催生着、召唤着新的革命力量。

  伟大的精神思想才能诞生伟大的政党。历经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通道被打开,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天辟地,悬崖边上的中国在革命激荡中迎来了新希望。鲁迅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革命的历史,道路是革命的道路,通向的是伟大的目标。无数的前车之鉴都在述说着一个真理,革命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且要革得彻底、干脆。沦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愿景,首当其冲的是要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看清这一历史逻辑,在混沌的社会现实下第一个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政纲,提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

  然而,革命道路的背后是无数共产党员的鲜血和牺牲。“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对于一个初出襁褓的政党,危机与困境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1927年,“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遭遇惨败,中共党员被“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用脚丈量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战胜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忍冻挨饿,最终近30万战士,剩下不到3万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更是以血肉之躯阻挡日寇的飞机坦克……但这些也孕育了成功:我们开始懂得了武装斗争和坚持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并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我们开始真正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的道路既阻且艰,革命代价惨烈而沉重,但共产党人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在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爬起来中不断取得辉煌的功绩。

  新中国成立,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终得以实现,这是近代以来对老百姓最大的福利,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多年革命历史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之后延展而出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践行到实践当中,但革命精神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

  历史是未来的镜鉴,是彷徨者的向导,是国家前进的精神力量。如今,我们不再受人欺凌,不再落后,不再吃不饱、穿不暖,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身份;我们成功跃居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国际话语权一步步提升;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到神舟10号飞船,再到最近的长七火箭,我们真正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医疗改革、社会保障、上学就业,我们的国计民生在步步改善……我们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

  伟大的事业往往生于渺小,归于辉煌。谁又能想到,当年嘉兴南湖小船上播撒的火种,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书写壮丽的历史画卷,留下弥足珍贵的革命精神财富。现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来到新的起点,党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将继续资政育人,为当下提供前行的智慧与力量,描绘中国梦的瑰丽前景。(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杨丽)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