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脸城——抹不掉的辽金记忆
这里曾叫百里奚营,是东胡鲜卑系的奚人故地。
这里曾叫偏脸城,因此城顺山走势而建,北高南低,呈偏偏的阴阳脸型,人们根据城池的面貌称其为偏脸城。
这里曾叫韩州城,1150年韩州州治迁于此处。官话通用称呼为“韩州”。
这里曾叫昭苏城,传说一位蒙古太子名叫昭苏(昭苏为蒙语,钱很多之意)死于此地,为纪念他故此命名。
这里曾叫“和叔勃”,典型的女真语宣告了他的领主。
这里曾叫梨树。城北有一株又高又大的梨树驻守边城。
于是这里几经战火,几修几建后终究没能留住往日烟华,只空剩荒烟蔓草,断壁残垣。一声空叹。
这里如今只做偏脸城遗址,静守故地,守着寂寞,在时空中凋敝,在人们的记忆里渐行渐远。
偏脸城真的没有什么名气。现在书籍介绍中往往只记个地址、时期便罢,资料少得可怜。若不是一心探求,她就静静蜷缩在东北史资料的一隅,只占几行少少的字,可怜地让阅读者一带而过。
我总是好奇这样一座辽金时期的交通重镇怎么如衡阳鸿雁,雁过无声,鸟过无痕般,在历史上无足轻重,偌大中国,几人曾知。
偏脸城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镇北,白山乡岫岩村北、白岗南坡,这里杂草丛生,古城从远处看只看到一个隆起的土坡,不过偏脸城本就是夯土结构,并非砖石所筑。南墙破坏严重,其余三面城墙尚存遗迹,不过要看出遗址痕迹并不轻松,它隐没在荒草中,沿坡而上找到了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其立的石碑。“偏脸城”三个字昭示了它在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痕迹。
古城平面呈“方”型,城垣雄阔方正,周长4318米,顶宽1米,基宽12米,最高处达7.4米,城垣四角筑望台(角楼)。高出城墙2米,古城开四座城门,城门外有瓮城,城墙外有护城河。战乱的损毁、政府重建与迁址使这里渐渐淡出历史,交出了行政职权,沉睡下去。
其实这块土地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生息,汉代为古扶余国地,南北朝时为高丽国地,唐代为渤海国謨劼府和扶余府州辖地,辽代为东京通韩州柳河县属地,金代为咸平路韩州、临津柳河二县属地。元代为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咸平府地,置韩州站。明为辽东都司辽海卫地。清初北部为内蒙古哲理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王游牧地,南部为盛京东西流水围场。1803年(嘉庆八年)达尔罕王朝招垦,人口渐增,屯落渐多。1806年,清政府在开发地段设昌图厅,实行蒙汉分治。1821年清政府设梨树城,隶属昌图厅。最初衙署便设于偏脸城内,后官员认为交通不便,便迁至10公里外的奉化做公署。1914年因与浙江的奉化县重名,遂借梨树城名,更名为梨树。他们带走了她的行政职权,带走了她的城名,带走了她的交通职权,空留残城和渐渐散了的历史。
偏脸城在史书上记述较多的则是“九百奚营故地”,奚是东北的一个古民族,与契丹同源于东胡支鲜卑,奚部早期居于饶水(内蒙古西拉木河、老哈河)流域,经营游牧生活。
隋唐之际,奚领地达山西、河北北部,臣服于突厥,东突厥瓦解后,奚族附于唐朝。684年唐在奚人居住地设饶乐都督府。任奚首领为都督,赐姓李,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提拔大量的奚人任将领,成为反唐力量。
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后,奚臣服契丹国,契丹对奚人“拟于国族”的待遇,保留奚族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奚王府。辽代雄踞东北和草原,奚人功不可没。
辽灭后奚族建立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政权——大奚国,不过只存在数月就被金灭,奚人开始依附金。1160年奚人参加耶律窝斡的反金起义,遭到镇压。到了12世纪后期,历史上不再有奚人活动记载,也许被女真同化,也许与汉人融合,也许被蒙古人收录。
滔滔长江东逝水,多少繁华终如过眼烟云。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一小朵微不足道的浪花,但偏脸城的残垣断壁仍然倔强地提醒着今人那段抹不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