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探索出一条值得全国借鉴的新路子——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现场观摩会速写

01.09.2017  09:52

  初秋的青海,气候凉爽。正当草地生态畜牧业结出硕果时,农业部、全国有草地畜牧业的省区农牧厅局负责人齐聚高原,观摩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的成功做法、学习探讨青海草原牧区生产生态协调发展的经验。

  8月28日至30日,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现场观摩会在青海如期举行。自2014年农业部在青海设立了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三年来,青海省始终坚持把生态畜牧业作为“三牧”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资源整合,扎扎实实推进试验区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上,青海将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践行在千里草原上。

  2008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大部署。经过6年时间,探索出了适宜牧区生产发展的“股份制”、“联户制”、“代牧制”等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从体制机制上初步闯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新路子。

  “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的设立,标志着青海生态畜牧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青海省确定利用6年时间,围绕创新6大机制、凝练3大模式、建设8项制度,以股份合作制合作社作为发展引擎和学习典型,闯出一条地域特色鲜明、利于示范推广、政策体系配套、扶持方式科学、管理机制灵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子。

  “试验区设立以来,青海生态畜牧业建设进入新阶段。青海省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上立足实际,开拓创新,着力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草原牧区实际的有机结合,在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观摩会上总结道。

  ——坚持创新引领,稳步推动体制机制变革。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青海并没有把上项目、要资金作为突破口,而是强调生产关系调整,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做文章,通过理顺生产关系来解放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力。受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牧区人、草、畜等生产要素配置不尽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青海从生产关系、生产力辩证关系出发,突出抓好顶层设计,指导农牧民组建合作社,使草畜等最重要的草地畜牧业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组织和科学利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牲畜生产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根本上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生产力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切实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中华水塔”、“三江之源”,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和特殊。草地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的草原面积大,草原的生态状况决定着青海全省生态环境的状况。

  超载过牧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敌,草畜矛盾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试验区建设中青海始终围绕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放在第一位,坚持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通过先草后畜、以草定畜的入股方式从制度上防范超载过牧,通过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保障群众减畜不减收,在实现草地资源科学平衡利用上积累了有效经验,成功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资源共享,积极推进股份合作。青海坚持以股份合作为主搞合作社建设,这是基于长期实践形成的符合青海省的制度选择,三年来牢牢牵住股份合作社建设这一“牛鼻子”没放松,集中打造出一批股份改造到位、内生动力强劲、经营组织有方、群众持续增收的典型,形成了以草地牛羊入股、牲畜分类组群、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为内涵的股份合作社建设经验。

  通过股份合作,草原、牲畜、人力等生产要素都能按照市场价格合理量化,管理、技术、资金等现代农业要素有了发挥的平台,农牧民加入合作社心里有底,合作社持续规范运行也有了基础。尤其是在带动贫困牧户脱贫方面,股份合作的效果更明显,通过资产量化入股,贫困牧民的草地牛羊有了去处、政策项目有了落处、收入有了来处,脱贫致富就有了出路。

  ——坚持协调共进,着力加快一二三产融合。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牧区草地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原来需要几个人做的事一两个人就能完成了,新释放的劳动力往哪去,这就对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青海在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立足畜牧业这个根本做文章,稳步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在理顺和稳定一产的基础上拓展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合作社评估排序,因地制宜发展二三产业,逐步推进劳动力转移,积极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既赢得了藏区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培育了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减轻牧区人口压力、转变传统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部总结,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有着其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其经验做法照搬到别的草原牧区不一定适用,但各省区通过现场观摩,交流沟通,学习借鉴,把握好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将其转化运用成具体政策措施,指导本地区草牧业发展。(责任发布:谭晓艳(实习))